共18题,约12940字。
红旗中学新城校区2010-2011学年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高一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三四题为选做题,其它为必做题。
2、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3、选择题的答案填写在第Ⅱ卷的答题卡上。
第Ⅰ卷 阅读题
一、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每小题3分,共9分)
低碳经济与人类社会发展
如果以人类生产活动建立在利用何种能源的基础上来作为划分标准,那么,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模式可以相应地分为“原生态”低碳经济、高碳经济与现代意义上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经济。这三种经济发展模式分别对应人类发展的三种社会形态(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与未来的生态社会)和三种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
工业社会的经济发展是建立在消费拉动需求、推动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其经济体系建构在亚当—斯密“利润最大化、产量最大化和收入最大化”的理论基石之上,认为“当每个人追求个人财富最大化时,社会财富达到最大化”。不可否认这一经济学理论为人类经济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然而这一理论的弊端在于:没有考虑能源、资源与环境的阈值。资源经济学研究表明,人类从事生产活动必须遵循大自然的生态规律,不能毫无节制地消耗自然资源。
高碳经济发展模式,一方面大大加快了工业化、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社会的物质财富,为人类带来了前工业社会不可想象的经济增长速度;另一方面,大规模快速使用化石能源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显著增加。它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而以牺牲环境效益为条件,是一种只顾人类不顾自然、只顾自己不顾别人、只顾当代不顾后代的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给人类带来了经济增长的诸多困惑。如果任其永远持续下去,其结果只能使“高烧”的地球不堪重负,丹尼斯•米都斯等经济学家提出的经济增长极限的预言也将不幸言中。
在自然资源日益短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当今,人们开始追求一种不仅为了当代人还要让后代人生存、发展的生活方式,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发展模式。这种新型的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以化石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和开发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它将是人类未来生态社会的经济发展模式。这是一种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绿色可持续经济;是继人类社会经历过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的新能源革命。
中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中,经济要较快增长以改善民生、增进福利,又需要较大的温室气体排放空间。面对双重压力,当务之急是要继续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探索出一条合乎中国实际的低碳经济发展道路。这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
(选自《光明日报》2009年6月10日,有删改)
1.对高碳经济发展模式所带来的后果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加快了工业化、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丰富了人类社会的物质财富,为人类带来了高速的经济增长。
B.大规模快速使用化石能源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显著增加。
C.经济发展不可持续,给人类带来了经济增长的诸多困惑。
D.是一种只顾人类不顾自然、只顾自己不顾别人、只顾当代不顾后代的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
2.对人类选择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经济的原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种经济能够实现利润最大化、产量最大化和收入最大化。
B.当今社会自然资源日益短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C.为了不仅让当代人还要让后代人生存、发展,要与自然、与社会和谐共生。
D.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经济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
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农业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是低碳经济,工业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是高碳经济,未来的生态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又回归到低碳经济。
B.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为人类经济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又强调人类的生产活动不能毫无节制地消耗自然资源。
C.如果听任高碳经济模式的持续发展,“高烧”的地球将不堪重负,丹尼斯•米都斯等经济学家提出的经济增长极限的预言也将变为现实。
D.当下中国面临着经济增长和温室气体排放压力,中国选择和发达国家一样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为了促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古诗文阅读与鉴赏(分)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完成4-6题。(9分,每小题3分)
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季布匿濮阳周氏。周氏髡钳季布,衣褐衣,之鲁朱家所卖之。朱家心知是季布,乃之洛阳见汝阴侯滕公,因谓曰:“臣各为其主用,季布为项籍用,职耳。项氏臣可尽诛邪?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滕公心知朱家大侠,意季布匿其所,乃许曰:“诺。”待闲,果言如朱家指。 上乃赦季布,拜为郎中。
孝惠时,为中郎将。单于尝为书嫚②吕后,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
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至,留邸一月,见罢。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