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五大题,约7040字。

  ______________学 校 总分:______________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第三四单元 姓名:______________
  初一语文科 班别:______________
  命题人:tcxtcxtcx0 日期:                
  一、基础知识积累(14分)
  1.下列加点字的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磐石(pán)     含蓄(xù)      白皙(xī)      钦佩不已(qīn)
  B  荒漻(miǜ)     筹划(chóu)    赫然(hè)      兀兀穷年(wù)
  C  彷徨(páng)    暑名(shǚ)     深邃 (suì)    迥乎不同(jiǒng)
  D  涉猎(shè)     迭起(dié)     彭湃(bài)     义愤填膺(yīng)
  2.下列加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鲜为人知(很少)    死而后已(停止)      兀兀穷年(达到极点) 
  B.家喻户晓(了解)    沥尽心血(滴)        气冲斗牛(直冲)
  C.杂乱无章(条理)    迥乎不同(差别大)    鞠躬尽瘁(劳累)
  D.锋芒毕露(全)      可歌可泣(可以)      心会神凝(领会)
  3、选词填空。(2分)
  (1)他要给我们(    )(A、伟大 B、衰弱 C、衰微 )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2)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和技术负责人王选,被誉为“当代毕昇”是(    )(A、当之无愧B、气冲斗牛C、惹人注目)的。
  4.下列各句中使用的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B.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C.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
  D.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这是一段细节描写,表现出了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治学严谨的精神。
  B.“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蓬勃的头发,……,整个描绘出坚忍无比的生的意志。”这是一段肖像描写,表现了贝多芬不妥协、不屈服的抗争意志。
  C.“他有时雄辩过人……他可以用一句很明了很深刻的话结束一场辩论。思想一下子飞跃过几个世纪……一束启蒙的火花从他的话语里迸发出来。”这是一段语言描写,表现出了福楼拜的博学、睿智。
  D.“他分别送到前厅,单独讲一会儿话,紧紧握住对方的手,再热情地大笑着用手拍打几下对方的肩头……”这是一段肖像描写,表现出了福楼拜热情好客的性格特点。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从他上学的那天起,语文就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B.我们要认真宣传《中学生守则》,防止中学生不做坏事。
  C.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
  D.南通的蓝印花布不仅享誉世界,而且闻名全省。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社戏》选自《鲁迅全集》,体裁是小说。作者是鲁迅,他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文中的“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
  B.《竹影》作者是原名丰润的丰子恺,他是现代画家、散文家。《观舞记》的作者是冰心,这篇课文副标题是“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
  C.《安塞腰鼓》作者是刘成章,体裁是散文,这种体裁的重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D.《口技》一文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本文的作者是清朝的张潮,《虞初新志》一书的编者是清朝的林嗣环。
  二、语言综合运用(14分)
  1.背诵优美的诗文可以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6分)
  (1) 峨嵋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嵋山月歌》)
  (2)                   ,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3) 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在下面空格处填上动物名称,组成成语。(4分)
  气冲斗            关门打              革裹尸     守株待     
  3. 一粒种子,可以无声无息地在泥土里腐烂掉,也可以                       。一个人,可以碌碌无为地虚度光阴,也可以                          。(2分)
  4从下列人物当中选一个人进行评价。(2分)
  闻一多 贝多芬 左拉 
  示例:邓稼先,我国核物理学家,从《邓稼先》一文我们感受到他为国防事业献身的精神。
  你的评价: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