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小题,约7220字。

  吉安一中2010-2011学年度下学期全校最后一次模拟考试
  高三语文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脚踝(huái)  靓妆(liàng)  羁縻(mí)   教学相长(zhǎng)
  B.菁华(qīng)  骀荡(dài)   强横(hèng)  胆大如斗(dǒu)
  C.伉俪(kàng)  骁勇(xiǎo)  蓓蕾(bèi)   数典忘祖(shù)
  D.忖度(cǔn)  剽窃(piāo)  抹黑(mǒ)   逸兴遄飞(chuá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博弈   弥猴桃   珠光宝气  措火积薪
  B.谍血   猜谜语   戴罪立功  曲突徒薪
  C.散漫   算总账   改弦更张  待价而估
  D.暴躁   惹是非   平心而论  峨冠博带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教育家考泽尔在写给新教师的15封信中,没有耳提面命的倨傲,只有这些让人不能不读的小句子。在千人一面的专家口吻教育图书里,这就是一个很值得推荐的理由。
  B.行驶在路上,一张张贴在汽车后窗的车贴标语,让后车司机看后忍俊不禁大笑之余,堵车造成的焦躁心情也舒缓了大半。
  C.原本饱含“微言大义”的鲁迅杂文,在教学中被“大卸八块”成一堆堆七零八落的“知识点”,令疲惫不堪的学子们因目无全牛而对这些课文产生畏惧和逆反心理。
  D.如果公积金开了随意使用这个先例,难保有关部门不得陇望蜀,再打维修基金这个“富矿”的主意。总之,一切还是各归各为好。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面对质疑,政府气候变化委员会20日发表声明作出回应承认报告中有关喜马拉雅川消融速度和可能消失日期的表述充分缺乏科学依据。
  B.要缩小城乡教师水平的差距,全国人大代表吕新萍教师建议让优秀教师到中西部去送课下乡、下山区,由输血转为造血。
  C.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新闻参赞邓伟3月14日表示,使馆目前尚未接到在日中国人伤亡的报告,使馆总领馆工作组正在地震灾区进一步了解、核实在日华侨华人的情况。
  D.当前学术界有一种好虚荣爱作假的风气,浮躁的人很多,而脚踏实地搞研究的人不多,肖传国就是其中一个代表。
  5.在横线处填入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也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所谓感受是被动的,是容许自然界事物感动我的感官和心灵,        ,        。        。        ;         ;         。这几个人反应不同,和感受力的强弱有很大关系。
  ①眼见颜色,耳闻声音,是感受;见颜色而知其美,闻声音而知其和,也是感受  ②旁人也许说它很宜于入画,或者说它是高风亮节的象征  ③比方路边有一棵苍松,你看见它只觉得可以砍来造船 ④这两个字涵义极广 ⑤同一美颜,同一和声,而各个人所见到的美与和的程度又随天资境遇而不同 ⑥我见到它可以让人纳凉
  A.①④⑤②③⑥  B.③⑥②①⑤④  C.⑤①③④⑥②  D.④①⑤③⑥②
  6.下列对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爱斯梅拉达是以谋杀弗比斯的罪名被判处死刑的,可是弗比斯在接受治疗中从医院逃出来后,为了不使自己的丑行暴露,竟然不去指证真正的凶手,而任由爱斯梅拉达被送上绞架。(《巴黎圣母院》)
  B.贾迎春,贾珍的妹妹,由于没有父母怜爱,养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心冷嘴冷,后入栊翠庵为尼。(《红楼梦》)
  C.堂吉诃德劝说一个又矮又胖的名叫桑丘的农民当自己的侍从,并许诺将来征服个把海岛后就封他做海岛的总督。桑丘家里很穷,正想出去碰碰运气,于是就答应了堂吉诃德的请求。(《堂吉诃德》)
  D.曹操引五十万大军在当阳县截住刘备,赵云发现刘备的家小走散了,带着三四十人马,又杀回乱军中寻找,赵云连杀五十余员曹将,终于将阿斗交给了刘备。(《三国演义》)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饮食的文化美学
  焦雨虹
  饮食从来就不是纯粹的生理活动,人类早期的祭祀活动以食物作为牺牲,其仪式性、宗教性、政治性从一开始就构筑了饮食与宗教、政治的隐喻关系。饮食美学是文学、文化、政治、经济、礼仪、宗教中的重要环节.,在中国文化中,吃的意义不言而喻。吃是一种文化,一种艺术,甚至是哲理、思想的载体,吃的艺术、吃的文化、吃的哲理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吃的成语洋洋大观,丰衣足食、餐风露宿、钟鸣鼎食、花天酒地、锦衣玉食、酒囊饭袋等不一而足。粗茶淡饭、箪食瓢饮、不为五斗米折腰等饮食的内容、方式在中国文化中上升成为人生态度、风格品质的象征。先秦诸予在其政论中也常以饮食为倒,老子就在《道德经》中说“治大国若烹小鲜”,用美食烹饪方法来阐明治国安邦之大道。孔予就说过“食不厌精,烩不厌细”。《管子·牧民》篇中的“衣食足则知荣辱“’和汉朝郦食其所云的“民以食为天”历来是饮食与政治关系最好的说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