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020字。
《沂水春风》教学设计
高二语文 刘明玉
【教学目标】
1、掌握“居、如、方、作、撰、伤、与”在文中的含义。
2、了解古汉语中常见的文言词语、特殊文言句式。
3、 通过人物的言谈举止,把握生动的人物形象。
4、理解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理想。
5、结合今人引用本章节的不同文章和对本章节文化内涵的多元解读,感受孔子精神对现代人的积极作用。
【重点与难点】
1、分析理解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
2、孔子为何要“哂由”而“与点”?讨论结合孔子“礼乐治国”主张,深入了解其思想。
【课时安排】
三课时
【过程与步骤】
一、导入
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本,注意读准字音、读清句读,体会人物语言、神态。
1.字音:乘 哂 俟 甫 相 铿 莫 冠 沂 雩 喟
2.句读:由也 / 为之 赤也 / 为之小
二、把握全文线索
问:结合全文内容,填写下面空格,使它成为本文的线索。
孔子□志——弟子□志——孔子□志
明确:孔子问志——弟子述(撰、言)志——孔子评志
探究文本(一)
第一部分:孔子问志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一、字词、句式点拨:
1.字词解释:侍坐、 居、 如、 或、以
2.句式(宾语前置句): 毋吾以也。 不吾知也。 则何以哉?
【过度】孔子不愧万世宗师,用一句“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消除学生顾虑,创造一个轻松、亲切的教学环境。夫子“循循善诱人”,不直接提出言志的问题,而是从学生平时闲居所说的一句话“不吾知也”谈起。
二、探讨:“不吾知也”;“如或知尔”——怎样看待这里的“知”与“不知”?
1.资料: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学而》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学而》
不患莫己知也,求为可知也。《论语• 里仁》
2.以上几句话都说要严格要求自己,充实自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