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高中语文总复习高分必备:古典诗歌鉴赏
分类:
语文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版本:
人教版
类型:
doc
大小:
166 KB
评级:
时间:
2011/6/6 16:52:52
下载:
本月:1 总计:61
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约25370字。
第二十讲
古典诗歌鉴赏
2010年命题特点 一、最近几年,古典诗歌鉴赏题的命题,表现出如下的特点:
1.诗歌鉴赏题的选材,多源于很少有争议且传诵至今的古代诗歌,多为名家诗歌。
2.选材形式多为唐诗。
3.其内容多为寓情于景的山水田园诗。
4.设置的考点为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国各地自主命题的增多,高考试题的命题也随之出现了新变化。
1.考题的选材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不再仅仅局限于唐诗,宋词、元曲也在各地的试题中出现。
2.命题的角度翻样出新,诗歌的比较阅读也不断的出现。
3.诗歌答题过程中,文学常识、历史典故往往被自觉不自觉的融入其中。
三、202010年高考试各试题需注意的几个可能性的变化。
1.诗歌的形式可能会转向宋词或者元曲。
2.发生很大的变化命题的角度,可能会从先前的意象、诗眼转向其他的角度,如某种技法。
3.命题样式变化太大。
应试高分瓶颈 1.读诗时,学生只求囫囵吞枣,弄清大概,不能切实把握诗句中每一个词语或诗篇中每一个意象的意思,以致不能弄清诗意。
2.学生虽然学习了古诗知识,但不能很好的学以致用,弄不懂诗歌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3.学生虽然能看明白大意,但不会表述,尤其不会规范表述。
4.学生不会全面整合包括题目、作者(主要的风格特色、生平经历、创作背景等)、名句(诗眼和关键抒情句等)、注释(诗人小叙及诗下注释)、题干等显性或隐性信息的内容,进而不能很好地整体把握诗意。
5.在具体答题过程中,学生分不清什么是修辞方法,什么是表达技巧。概念的不清晰也是丢分的主要原因。
6.诗歌考试中经常出现的概念有的学生也不是很清晰,如唐朝、宋朝出现的流派也是学生失分的原因。
命题点1 鉴赏诗歌的形象
命题点2 鉴赏诗歌的语言
命题点3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命题点4 评价古典诗歌的思想内容
命题点1 鉴赏诗歌的形象
本类考题解答锦囊
一、善解意象。
鉴赏古诗词中的形象,重要的是要捕捉并理解诗歌中的意象。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情感的流露。意象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意旨,寄托着复杂的情感,暗示着深刻的哲理,承载着诗人强烈的主观色彩,其客观之“象”与主观之“意”共同构成了富于美感的形象。我们理解诗歌形象,总是从感受意象开始,捕捉“意”、“象”的能力是诗歌鉴赏中居于核心地位的艺术感受能力。
1.熟悉意象的传统色彩。
这两年高考常在意象上设点,如02年的“折柳”,03年北京题的“归雁”,04年的广东、福建的鉴赏题等。熟悉积累诗歌常见的意象,是复习的重要内容。
2.分析意象的个性色彩。
二、巧析意境。
诗歌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感情和客观事物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是一种情景交融而又虚实相生的艺术形象,是作者的创作与读者的想象共同创速的结果。诗人常通过一系列相关意象的组合,构成具有特定意义的意境。鉴赏意境就要从作者所描绘的风物、景象入手,把握作者贯穿其中的思想感情。在一些写景抒情谛中,意象是一个个物象,而意境则是这些物象综合起来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意象是构成诗歌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而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所构成的境界,具有整合性,意境是诗歌艺术成就的重要显现。
反复揣摩、体味意象,是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从而顺利进入诗歌意境的关键。准确地把握意象的内涵,学会分析意境能有效地提高诗词鉴赏题的得分率。
解题步骤:
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遭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墨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丁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Ⅰ高考最新热门题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 汉
杜 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2)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命题目的与解题技巧:此题考查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层级为 E级。解答此题要注意分析情景交融的手法的作用,或以美景村乐情,或以美景村衷情,或以衷景衬衷情。“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景史融,物我两忘。对于开放性鉴赏题,只要言之成理即可,要依据原诗歌,寻找蛛丝马迹为证据,来证明你的理解是正确的。
【解析】 首联“思归客”三字饱含无限的辛酸,诗人思归而不能归,成为天涯沦落人。颔联紧扣首句,情景交融,对仗工整。诗人由远浮天边的片云,孤题明月的永夜联想到了自己客中情事。仿佛自己与云、月共远同孤一样。此联通过对眼前景物的描写,把自己的感情和身外的景物融为一体,把“思归”之情表达得深沉、幽远。表面上写片云孤月,实际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2011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古典诗歌鉴赏ppt 通用
2011年高考语文备考复习训练:古典诗歌鉴赏 通用
高考复习古典诗歌鉴赏技法ppt 人教版
2011届高考复习古典诗歌鉴赏之写景类诗歌的表达技巧ppt 人教课标..
高考复习古典诗歌鉴赏之意象美ppt 鲁教版
高考专题复习之古典诗歌鉴赏ppt 通用
高考复习古典诗歌鉴赏系列之一古典诗歌分类ppt 通用
2011年高考复习:古典诗歌鉴赏ppt 粤教版
2011届高考复习古典诗歌鉴赏基本知识 人教版
高考复习古典诗歌鉴赏之鉴赏诗歌的语言ppt 通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