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怯场 契机 惬意 提纲挈领 锲而不舍
B.摹本 宏谟 模具 摩拳擦掌 磨穿铁砚
C.禀赋 彪炳 把柄 秉正无私 屏气凝神
D.跻身 缉私 汲取 赍恨而亡 消除积弊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误字的一组是
A.庇佑 金瓯无缺 戳力同心 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B.桀骜 诌上欺下 滥竽充数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C.善长 张皇失措 置若罔闻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D.一瞥 直言不韪 涸澈之鱼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黄土高原是我们民族的发祥之地,无数_________在地下的文物被________出来,向世人证明了这一点。
②我厂早就________,凡是冒用我厂名义生产、推销“红梅牌”精制豆油者,一经_______,立即追究法律责任。
A.湮没 发掘 声明 发现
B.埋没 挖掘 声明 查获
C.埋没 发掘 申明 查获
D.湮没 挖掘 申明 发现
4、下列语句中成语使用得当的一项是
A.坐着旅游车在山间公路上行驶,对两旁络绎不绝的景色真是赞叹不已。
B.经过一代代工匠们的努力,这一精湛的传统制陶工艺薪尽火传,并在新的时代不断得到发展。
C.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法制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以言代法、以权代法的现象仍习以为常。
D.当前,我国市场仍大量使用难以处理的塑料袋盒包装商品,不少人对“白色污染”的危害执迷不悟,为“节省”成本,不肯使用纸袋或可以降解的塑料袋盒。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巴西、新西兰和沙特三个队还各有两场比赛,中国队能否出线进军西班牙将取决于他们的三场比赛的结果而定。
B.我们要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质疑、善于发问的良好习惯和反对迷信、反对盲从、反对抄袭的不良学风。
C.评价文学作品语言,不在于看它用了多少华美的词句,还在于它的词句是否贴切,是否能为表现主题思想服务。
D.国家发展计划改革委员会正在研究是否批准在中国仅存的两条自然生态河流之一——怒江上修筑众多大坝。
6、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亲戚都奉劝我到国外定居,但我始终认为我的事业在中国。
B.承蒙赠送纪念画册,一定妥为惠存。
C.我们旅行社的酒店的大堂设有服务台,欢迎各位旅客垂询。
D.你荣幸地被我单位聘为顾问,请届时与会。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人类在进行航天活动时在太空中遗弃了各种物体和碎片。自从前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揭开了人类空间时代的序幕,同时也为太空送去了第一批垃圾。人们称这种垃圾为太空垃圾。当时,宇航员完成飞行任务后,把卫星的装载舱、备用舱、仪器设备及其他遗弃物都留在了卫星轨道上。此后,随着人类太空史上的一次次壮举,太空垃圾与日俱增。人类先后已将4000余颗卫星送入太空,目前仍在继续运转的仅有400余颗,其余的或坠毁于地球表面,或遗留在太空,成为太空垃圾。据统计,目前有3000吨太空垃圾在绕地球飞奔,而其数量正以每年2%—5%的速度增加。科学家预测:太空垃圾以此速度增加,将会导致灾难性的连锁碰撞事件发生。如此下去,到不远的将来,任何东西都无法进入太空轨道了。
太空垃圾给航天事业的发展带来了隐患,它们成为人造卫星和轨道空间的潜在杀手,使宇航员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要知道,太空垃圾是以宇宙速度运行的。一颗迎面而来的直径为0.5毫米的金属微粒,足以戳穿密封的飞行服;人们肉眼无法辨别的尘埃(油漆细屑、涂料粉末)也能使宇航员殒命;一块仅有阿斯匹林药片大的残骸可将人造卫星撞成“残废”,可将造价数亿美元的航天器送上绝路。由人类太空垃圾造成的事故和灾难屡见不鲜。1983年,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与一块直径0.2毫米的涂料剥离物相撞,导致舷窗被损,只好停止飞行。前苏联的“礼炮—7”号轨道站也多次被刺激类“尘埃”损坏。由于太空垃圾从中作梗,美国曾有7枚火箭在轨道上爆炸。1986年,“阿丽亚娜”号火箭进入轨道后不久便爆炸,成为564块10厘米大小的残骸和2300块小碎片,这枚火箭的残骸使两颗日本通信卫星“命赴黄泉”!1991年9月15日,美国发射的“发现者”号与这个“不速之客”仅仅相距2.74公里,幸亏地球上的指挥系统及时发来警告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