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880字。

  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段考2作文评讲
  李莲
  【作文题目】那一刻,我读懂了_____________
  请在横线上填上一个人名或人的称谓,如李白、鲁迅、父亲、母亲、老师等,然后以这个为标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一、写作导引:
  1、 文题提示中已告诉我们横线上可填的对象非常广泛,可以写屈原、诸葛亮、孙悟空、玛蒂尔德、某某老师、父亲、母亲、你、我、他、等等,只要是一个人名或人的称谓就可以了。但如果填上去的不是人,而是事物名称或别的概念,就不符合要求了。
  2、要落实好“那一刻”,文章的高潮必须定格在一个具体的情境之中,对“那一刻”的主人公必须进行特写,进而写出自己内心的感受、感悟。
  3、文题中的核心词是“读懂”二字,要注意写清“读”的过程和“懂”的内容。让人感到这中间有一个从不懂到懂的过程,从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情节要有一定的曲折性。“懂”的内容,不能留于肤浅,应有更深的感悟、体验、理解,写出人物的思想性格和精神品质。
  4、文章创新可以从“我”字下功夫,“我”可以是作者自己,也可以是岳飞、陶渊明,只要用第一人称来写即可。
  5、在文体上,文题告诉我们,必须写成记叙文,如果写成议论文,就跑题了。文题中的“我”暗示要写自己的主观感受,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二、考卷情况
  (一)好的方面
  1)能准确理解题意,按要求填好文题;
  2)能体现“读懂”这个重点,有过程,有感悟;
  3)能捕捉“这一刻”进行特写,写出人物的精神风貌;
  4)能体现记叙文的文体特征。
  (二)存在问题
  1)写题目时,漏写“那一刻”,造成下面的作文内容有偏差
  2)填补题目时,不是填人名或人的称谓,而是景物名称或别的概念,造成下面的内容主体发生变化,被判定为偏题或离题文章。
  3)作文题材低幼化,思想没有深度,较多人写了小学、初中时的同学、老师、家长与自己的一次误会,最后交代事情的真相,矛盾化解,没有上升到“读懂”了人物的精神品质方面,让人觉得作文题目好像是“一场误会”、“一次风波”等。
  4)不善于运用写作技巧,如伏笔、照应、人物细节描写等,其实本题目比较适合运用以上这些方法。
  5)写读懂历史名人类作文,大多停留在对历史名人的介绍上,很少写自己在“那一刻”的感悟。
  6)详略处理不当,下笔前没有作好详略安排,平均用力,记流水账。
  7)文面不整洁,错别字较多。
  【例文评鉴】
  那一刻,我读懂了奶奶 (54分)
  高一1班   林子莹
  父母把奶奶接出城里住,却不够一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