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据的选择和使用
青岛市城阳第二高级中学 韩海玲 2004 12 25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判断并选择论据的能力
2、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论据的习惯,培养学生作文的能力
3、使学生认识到勤奋的可贵,培养学生不畏挫折的心理品质和不回避挫折的决心。
教学设想:尽量针对学生作文,起点放低,争取有的放矢。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
一、 导入。
大家一定非常熟悉三国演义里诸葛亮舌战群儒的典故吧。诸葛亮以其滔滔雄辩的口才,驳倒江东诸多发难的儒生之后,有一个名叫严峻的儒生提了一个带有刁难性质的问题,
严峻:孔明之论,都是强词夺理,皆非正论,不必再言。且请问孔明治何经典?
孔明此时若如实以对,一来掉格,似小学生回答老师的提问一样,二来极易授人以口实。聪明的诸葛亮是这样回答的:
"寻章摘句,世之腐儒也。何能经邦立事?且古耕伊尹,钓渭子牙,张良陈平之流,邓禹耿兖之辈,皆有匡扶宇宙之才,未审其生平治何经典?--岂效书生,区区于笔墨之间,数黑论黄,舞文弄墨而已乎?"(对话打在课件上)
孔明的这一段话,当时便使得严峻"低头丧气,无言以对"。是什么让孔明的话如此有力呢?(问)
(学生讨论)
(师)是引经据典,使得他的"无须治何经典"力有千钧。这就是论据的魅力!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论据的选择和使用。
二、 论据的选择
师:诸葛亮在我国文化史上是智慧的代名词。他的智慧是怎么来得呢? (停一下)古来都讲他十载寒窗,勤奋得来的。但这是不是首先是因为他有天资呢?我们常常说:要勤奋,勤能补拙。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停)(出示幻灯片)
德国马普学会日前发布新闻公告介绍说:马普学会与奥地利格拉茨大学合作设计的两个实验表明,在各自的学科领域里,智力因素并非决定性因素。而且,通过后天的学习可以弥补先天智力的缺陷。
师:是的,我们不必再犹豫了。我们的智力可能是很普通的,但只要努力,我们便可以做优秀的学生。我们便可以实现我们的宏伟的抱负的!
师:有同学以此为题作了一篇文章,选了这两个论据。大家讨论,选择合适吗?(出示幻灯片)
①姚明作为世界体坛冉冉升起的巨星,已成为全世界年轻人的偶像。与其他NBA球员相比,姚明身体条件偏差,在弹跳、肌肉方面跟没法和黑人比。但姚明相信勤能补拙。每次训练前,他都要自己先练上两个小时的体能。负责给他们洗衣服的师傅说:姚明训练可真刻苦。大冬天,也出那么多汗,鞋子里倒得出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