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900字。

  名著导读《西游记》
  thzyh1968
  一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1)了解《西游记》的主要故事内容,培养阅读兴趣。
  (2)结合作品故事情节和景物来理解主要人物形象。
  (3)认识《西游记》的作品现实意义。
  过程方法:(1)思路:远望《西游记》——走进《西游记》——凝思《西游记》。
  (2)过程:整体感知—讲故事论人物赏美景明主题析写法—作练习
  (3)活动: 西游故事会—人物辩论会—西游旅行社。
  (4)方法: 读写听说结合,思记同步。
  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广泛阅读名著的兴趣。
  (2)熏陶情感、鼓舞精神。
  二、教学重点:走进《西游记》,结合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理解人物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三、教学难点:凝思《西游记》,理解人物形象,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
  四、课前准备:(1)阅读原著,每人准备一个精彩的"西游记"故事。
  (2)学生分组
  五、教学时数:5-6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远望《西游》
  导入语:(1)人们常说“四大名著”指哪些?作者是?你最喜欢哪一部?(生答)。
  (2)好!先请大家倾听一首歌曲。(出示思考注意并放歌曲《敢问路在何方》)
  1、简介作者:
  吴承恩(约1500—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县)人。出生于一个由下级官员沦落为小商人的家庭。他的曾祖父、祖父“两世相继为学官,皆不显”,到他的父亲以小本生意来维持生计时,家境已十分困窘了。据吴国荣《射阳先生存稿跋》载,吴承恩“髫龄即以文鸣于淮”,向他“乞言问字者恒相属”。《天启淮安府志》又说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清雅流丽,有秦少游之风。复善谐谑,所著杂记几种,名震一时”。但是,这样一个有杰出才华的知识分子,在当时却不得志,科举场上,屡试不第,直至四十多岁才补为岁贡生。后因母老家贫,不得已出任长兴县丞,但由于性格倔强,不合时流,不久便因“耻折腰,遂拂袖而归”。晚年退居张里,致力于诗文的写作,《西游记》大概就是在这一时期写成的。他一生著述很多,诗、文、词皆备,但多已散佚,现存作品除《西游记》外,还有后人集辑的《射阳光生存稿》四卷。解放后出版了近人刘修业重新辑校的《吴承恩诗文集》。
  2、《西游记》全书的内容概括
  它写的是唐僧、沙僧、猪八戒、孙悟空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回了真经。它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最杰出的一部长篇神魔小说。
  3、《西游记》的结构
  共一百回。可分为三部分:
  一至七回:大闹天宫;
  八至十二回:唐僧出世;(包括“如来说法”,“观音访僧”,“魏征斩龙”、“唐王八冥”等几个小故事、交代取经缘起,起着过渡和衔接作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