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930字。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修订:常州市清潭中学 周春华
审稿:常州市第24中学 朱惠静
一、教学目标:
1.能掌握记叙文的六要素,口头复述故事情节。
2.引导学生阅读一些名人传记,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3.学会描写人物的方法,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4.感受人物身上所散发的独特精神魅力。
5.掌握采访人物的基本技巧,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二 单元课时安排: (13课时)
《童年的朋友》 (2课时)
《一面》 (2课时)
《我的老师》 (2课时)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 (1课时)
《赵 普》 (2课时)
诵读欣赏 (1课时)
写 作 (2课时)
口语交际 (1课时)
一 童年的朋友(2课时)
教学目标:
1.用生动的语言从不同角度描述外祖母的形象。
2.感受外祖母的人格魅力,理解文章中外祖母对高尔基的深远影响。
3.掌握人物的描写方法,品味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1.生动传神的语言描写。
2.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的写作技巧。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学生熟悉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从文中找出描绘外祖母的语句并对外祖母的形象加以概括分析。
第二课时:外祖母对“我”的影响以及体会优美的语言。
教学过程:
导入:用周华健《朋友》的歌词导入课文。
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有关本课的资料:
作者简介
高尔基(1868-1936),苏联著名作家。他出身贫苦,5岁丧父。外祖母成了他最亲近的人,饱尝底层生活艰辛的外祖母以他独特的方式给予了高尔基最大的关爱,对高尔基的一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高尔基的自传体长篇小说三部曲是《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其他著作有散文诗《鹰之歌》、《海燕》,长篇小说《母亲》等。
写作背景的展示:
高尔基5岁时,做木匠的父亲去世,于是他寄居在开设染坊的外祖父家。幼年的高尔基常常陷入日渐衰微的家庭小私有者们凶狠的争吵斗殴中。在高尔基的童年,曾是织花边女工的外祖母是他最亲近的人。不知道多少个夜晚,外祖母常常坐在炕炉沿上,望着被小洋灯的亮光照耀着的小外甥,滔滔不绝地讲述着童话故事。这些童话正如高尔基后来回忆的“我的头脑里充满了外祖母的童话,就像蜂房里充满甜蜜一样。”高尔基笔下的外祖母形象是俄罗斯乃至世界文学中最光辉、最有人性、最有诗意、最有艺术魅力的形象之一。
一、 初读课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