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1060字。

  编者:陈晓锋  山东临沂临港一中  13562914580
  文学类文本阅读
  ★★高考直通车
  Ⅰ﹒考向指南
  一.考点精要(此点语言文字量过大,需要根据体例进行调整)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要求:(1)阅读内容: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2)阅读方法:了解小说和散文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3)鉴赏要求: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4)能力层级:分析综合C级,鉴赏评价D级,探究F级(最难)。
  二.重点提示
  1.文学类文本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新课标全国卷文学类文本阅读近三年来一直采用小说为阅读命题的材料,以后高考不排除考查散文阅读的可能。2.文学类文本阅读侧重鉴赏,注重探究,突出探究题、评价题的考查,这是一个方向,一个趋势,我们绝对要高度重视。
  三.难点警示
  文学类文本阅读探究的要求是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复习备考时要注意下面两个问题:
  1.强调文本意识。紧扣文题要求,在文本中寻找依据;依据原文思路,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因为探究虽属于个性化阅读,但并非只是对文本作粗略肤浅的浏览,更不是对文本乱作分析与判断。熟悉作者的情感态度,是答好探究题的重要一步。
  2.了解答案特点,掌握答题技巧。探究性的题目,问题的设计通常是你是如何看的,你的感受如何,或谈谈你的理解等,答题时,先应题,可以用“我认为”,“我觉得”等句式来表述;在分析时最好能分条按序号写出;分析完成后,可以总结一下。 
  Ⅱ﹒典例导航
  示例一【由于新课标全国卷文学类文本阅读2007-2010年连续四年未考散文,故选同为新课标的2010年北京高考卷文学类文本散文阅读题】:(2010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海棠花
  ①早晨到研究所去的路上,抬头看到人家的园子里正开着海棠花,缤纷烂漫地开成一团。这使我想到自己故乡院子里的那两棵海棠花,现在想也正是开花的时候了。
  ②我虽然喜欢海棠花,但却似乎与海棠花无缘。自家院子里虽然就有两棵,但是要到记忆里去搜寻开花时的情景,却只能搜到很少几个断片。记忆中最深刻的是一个黄昏,在家南边的一个高屋上游玩,向北看,看到一片屋顶,其中纵横穿插着一条条的空隙,是街道。虽然也可以幻想出一片海浪,但究竟单调得很。可是在这一片单调的房顶中却蓦地看到一树繁花的尖顶,绚烂得像是西天的晚霞。当时我真有说不出的高兴,其中还夹杂着一点儿渴望,渴望自己能够走到这树下去看上一看。于是我就按着这一条条的空隙数起来,终于发现,那就是自己家里那两棵海棠树。我立刻跑下崖头,回到家里,站在海棠树下,一直站到淡红的花团渐渐消逝到黄昏里去,只朦胧留下一片淡白。
  ③但是这样的情景只有过一次,其余的春天我都是在北京度过的。北京有许多机会可以作赏花的韵事,但是自己却很少有这福气。我只到中山公园去看过芍药,到颐和园去看过一次木兰。至于海棠,不但是很少看到,连因海棠而出名的寺院似乎也没有听说过。北京的春天是非常短的,最初还是残冬,可是接连吹上几天大风,再一看树木都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已经是夏天了。
  ④夏天一来,我就又回到故乡去。院子里的两棵海棠已经密密层层地盖满了大叶子,很难令人回忆起这上面曾经开过团团滚滚的花。晚上吃过饭后,就搬了椅子坐在海棠树下乘凉,从叶子的空隙处看到灰色的天空,上面嵌着一颗一颗的星。这时候,自己往往什么都不想,只让睡意轻轻地压上眉头。等到果真睡去半夜里再醒来的时候,往往听到海棠叶子窸窸窣窣地直响,知道外面下雨了。
  ⑤似乎这样的夏天也没有能过几个。六年前的秋天,当海棠树的叶子渐渐地转成淡黄的时候,我离开故乡,来到了德国。一转眼,在这个小城里,就住了这么久。我们天天在过日子,却往往不知道日子是怎样过的。以前在一篇什么文章里读到这样一句话:“我们从现在起要仔仔细细地过日子了。”但是过了一些时候,再一回想,仍然是有些捉摸不住,不知道日子是怎样过去的。到了德国,更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