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350字。
《夸父逐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掌握基本的文言字词,学会翻译课文,并在课堂内背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法学会分析夸父的形象和文章的主题,并锻炼概括分析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夸父不畏艰险、追逐梦想的精神,并将其用于学习、生活之中。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讨论等方法疏通文意,通过竞赛的方法掌握文言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分析夸父的形象,把握文章主旨,领会文章末尾“化为邓林”的含义。
教学用具:课件、白板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1、同学们,还记得2008年8月8日那个夜晚吗?鸟巢内圣火激荡,情感喷放。那一夜,中国惊艳世界!现在就让我们叩开记忆的闸门,走进那个曾经给我们太多惊喜与激情的夜晚。
(播放课件中奥运会运动员李宁点燃主火炬的一段录像)
2、当运动员手持火炬,凌空踏步,让多少人刻骨铭心!张艺谋导演这一做法的创意,来自于中国古代的一个神话传说,你们猜猜,这源自哪一则神话呢?(夸父追日)那奥运团队为什么要用夸父追日来表现点燃主火炬的瞬间呢?现在就让我们穿越千年,走进这则古老的神话,去感受她经久不衰的魅力吧!(板书课题)
3、了解神话的特点:(幻灯展示神话的特点)
神话是在科学水平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产生的,那时的人们无法对许多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准确的解释。所以,只好借助于想象来解决这个问题了,而这种大胆而奇特的想象恰恰就是神话故事中的亮点。
1、神话的主人公往往都是神仙或是神化了的古代英雄,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
2、神话是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的解释。
3、神话是古代劳动人民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神话具有奇妙的想象和幻想,非常有趣。
二、《山海经》简介
通过预习,大家知道这则神话选自那本书呢?(《山海经》)大家知道吗?那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
(出示课件中《山海经》的介绍)《山海经》,书名,18篇。作者不详,各篇著作时代亦无定论,近代学者多认为不出一时一人之手,其中14篇是战国时作品,《海内经》四篇则为西汉初年作品。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女娲造人”“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神话都选自这本著作。
三、初读感知,了解大意。
1、初读,读的时候注意字词的读音和停顿。
2、指名试读。
3、师范读,要求听准字音、节奏和停顿。
4、齐读课文。
5、同学们想观看《夸父逐日》的动画吗? 播放动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