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630字。

  声声慢教学案例
  江西萍乡中学   肖海金
  案例设计: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流动的动态过程。在这一动态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新课程明确强调: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设计者以李清照的《声声慢》为教材,采用“问题导引、讨论分析、拓展延伸”等方法,把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和先进的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多种感官参与阅读欣赏,把阅读、理解、体验、表达、延伸、拓展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一节课的学习,牢固掌握教材内容,学会诗歌阅读欣赏的方法,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案例展示: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新的词。首先请大家欣赏一段音乐(播放由李清照《一剪梅》改编的歌曲《月满西楼》,引出词人的“愁”)。
  学生:老师,龚文森会唱这首词。
  老师:那就让我们请龚文森为我们演唱,掌声有请。(学生鼓掌,龚唱歌)
  老师:唱的怎么样?
  学生齐答:好!
  老师:这首歌的歌名是什么?作者又是谁?
  学生:《一剪梅》改编的歌曲《月满西楼》,作者李清照。
  老师:今天我们要学习李的另外一首词,即《声声慢》。要品读这首词,首先要了解作者,了解她的生平及写作背景。请一位同学为我们介绍下作者。
  二、作家作品(学生简单介绍李清照生平,教师相机补充并出示幻灯片)
  学生刘: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父亲李格非为当时时著名学者,母亲王氏也是擅长诗文。李清照通晓音律,长于诗词,工散文,能书画,是位才华出众的女词人。十八岁嫁给太学士赵明诚为妻。早期生活优裕,夫妻和谐,情趣相投,家庭美满,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公元1127年,金人的铁锤砸烂了京都汴京的琼楼玉宛,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高宗赵构仓皇南逃,重新立国,史称南宋。李清照夫妻二人也被迫逃离山东青州故乡,辗转南渡到建康(今南京市)。明诚家在青州,有书册十余屋,被金兵洗劫一空。公元1129年8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六岁。接着金兵深入南下,孤身一人的李清照同南渡的难民一样,到处流亡。还曾被人诬陷通敌,险些入狱。再后来,清照随身携带的凝聚了他们夫妻两人毕生心血的十余车金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