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第二次检测试卷
命题 孙华飞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中加点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
A.怡然 鞭笞 陶冶 甘之如饴
B.嗔怪 缜密 谨慎 瞋目而视
C.歼灭 忏悔 阡陌 纤尘不染
D.惆怅 啁啾 倜傥 未雨绸缪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高潮迭起 一筹莫展 坐收渔利 优柔寡断
B.鞠躬尽瘁 中流砥柱 语无轮次 阴谋诡计
C.墨守成规 棉里藏针 艰苦奋斗 焕然一新
D.有恃无恐 毛骨悚然 以身作则 挺而走险
3.下面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崇高美,追求美,就是重视生活情趣,讲究生活质量,这体现了一种现代的生活 和消费时尚。
②每当吟诵起宋代晏殊“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的诗句,心中就泛起一种 的感觉。
③ 李洪志的歪理邪说欺骗性再大,自焚事件发生后,少数痴迷者也应该醒悟。
A.理念 冷清 即使
B.理想 清冷 无论
C.理念 清冷 即使
D.理想 冷清 无论
4.下列各句中,成语运用恰当的一句是:
A.恐怖分子滥杀无辜,危害平民,罪不容诛,正义的力量决不会放过他们。
B.前来参观美术展览的代表很多,大家排着整齐的队伍循序渐进,步入大厅。
C.为了实现伟大的理想,做一名祖国建设的有用人才,我们应当有虚怀若谷的胸怀。
D.地质勘探队员的生活条件十分恶劣,但他们对这些不以为然,一心扑在工作上,为国家找出丰富的矿藏。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用法,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对一个人、一件事,感受得深,文章会写得具体、深刻;感受得浅,文章就会写得空洞、肤浅。
B.“听我把问题说清楚吧”,他恳求道。“你还有把问题说清楚的理由吗?”警长对他吼叫着。
C.如果想了解一下外国哲学、社会科学名著的情况,可以读一读《西方名著提要》。(英国汉默顿著,何宁翻译,1959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D.周老师经常利用节假日家访,了解孩子住在哪个房间?做作业坐什么地方?光线好不好?一日之餐吃些什么?
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B.依据纪律处罚的办法,决定给予该队员停止参加今年余下所有甲级队比赛资格,并罚款人民币4万元。
C.铭文中记载有关西周王朝单氏族内容的铜器,在这27件眉具青铜器发现以前已先后出土了40多件。
D.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