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920字。

  《小狗包弟》课堂实录
  师:有一位感动中国的人民作家,他本着把心交给读者的创作宗旨,在他101岁的人生旅程中,留下了1300万字的作品。他就是巴金,一位世纪老人,一位文学巨匠,一位精神的拓荒者和领路人。被誉为“20世纪中国的良心”。
  师:关于作家生平及其重要作品,我们课前布置同学们回去查阅相关资料,下面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巴金(1904.11--2005.10),原名李尧棠,字芾甘。1928年完成第一部长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后来又写了“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小说,又发表中篇小说《寒夜》、《憩园》等,散文集《随想录》等。
  师:散文巨著《随想录》是巴金老人的最后一部重要的作品,被誉为中国当代散文创作的“里程碑”。作品着重回忆自己在“文革”中的遭遇和内心感受,无情地解剖自己,也解剖了当时的社会。我们今天要学的《小狗包弟》就选自《随想录》。(板书课题、作者)
  师: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然后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学生回答的同时,师生共同拎出本文的情感线索如下):
  板书:欢快 忧虑 轻松 沉重 歉疚
  师:诗有诗眼,文有文眼,请大家快速找出本文的文眼。
  生:“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师:既然作者对小狗有如此深厚的感情,那么当初又为什么要送走它呢?
  生:迫于形势。
  师:那么,当时形势怎样?
  生:听身边老人们说,当时人与人之间关系相当冷漠,人们为了保全自己,经常是夫妻反目,父子成仇,人与人之间没有丝毫情谊可盲。
  师:的确,所谓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堪称“十年浩劫”,多少无辜的人惨遭杀害,多少千年古迹毁于一旦。那是一个非人的疯狂的年代,亲友疏远,人性丧失。作家秦牧曾这样记述“文革”期间在广州街头的所见:“一天早上,当我走回报社的时候,一路看到在树上吊尸的景象。那些尸体,大多是被打破头颅、鲜血进流的。从一德路到人民中路短短一段路程上,我竟见到八具这样的尸体。”
  师:可见这是一个多么动乱的年代,人命贱如草芥,人性完全被扭曲变形,就连对人忠诚亲近而无辜的小狗也难逃劫难。
  师:送走小狗固然有形势所迫,除此之外,小狗自身还有什么特殊之处呢?请同学们快速筛选文中相关信息。
  生:a、日本种的小狗。b、瑞典旧主人。
  师:再联系艺术家获罪原因:“里通外国”,是个反革命,于是作者便有了“里通外国”的嫌疑。
  师:综合以上两方面原因:形势逼迫,小狗的特殊身份,作者不得不送走小狗。
  师:送走包弟后,作者的思想感情为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