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710字。

  白莽作《孩儿塔》序教案
  市二中学 王玉新
  教学目标:
  1、通过讨论、点拨,引导学生把握关键语句的含义和作用。 
  2、通过品读、体验,感悟作者炽热、深沉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理解关键语词“惆怅“是怎样统领全篇感情的。 
  2、体会作者炽热、深沉的思想感情,并赏析由此而形成的音乐美。 
  课前预习: 
  1、 反复阅读文本,并结合课前发下的资料(关于鲁迅、关于白莽, 《血字》、《让死的死去吧》、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节选文字)进行阅读。 
  2、提出你认为最有价值的1-3个问题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导语 
  郁达夫在《怀鲁迅》中说:“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逝世。人们用一面绣着“民族魂”三个大字的白旗覆盖在鲁迅棺木上。“民族魂”,这正是中国人民对鲁迅的最高褒奖。 
  2、关于鲁迅,我想同学们或多或少都有些了解,那么我们来听听同学们所了解的鲁迅。 
  鲁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为《新青年》写稿时使用的笔名。 
  3、今天,老师要讲的是一个爱护青年、接近青年、与青年人心灵相通的鲁迅。 
  在他56年的生命中,竟有19年时间是做教师的。在学校,鲁迅是一位在学生中找不出一句恶评的老师。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鲁迅对青年人、尤其是青年作家,总是热忱地关怀和积极地培养。这也是鲁迅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之一。 
  1931年, 白莽被国民党枪杀后,白莽的身影就经常在鲁迅的眼前出现———“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面貌很端正,颜色是黑黑的”,鲁迅久久不能平静,为中国失去这样的英雄健儿而痛哭。鲁迅悲痛地回忆着和白莽相处的日子,在白莽死去已经五年后的一九三六年三月十一日夜里,重病缠身的鲁迅当夜便为白莽的遗诗《孩儿塔》作序。今天我们就来结识鲁迅用他那蘸满深情的笔给我们描绘的这位可爱的青年——白莽,以及他的诗集。 
  二、 解题:关于序 
  1、《白莽作〈孩儿塔〉序》是什么意思呢? 
  也就是鲁迅为白莽的诗集《孩儿塔》所作的一篇序。 
  2、序:指序文,是写在一部书或一篇诗文前面对其写作缘由、内容、体例加以说明的文字。它同时也是一篇著名的杂文。 
  3、杂文:包含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文艺性和辩论性。它把精辟深刻的说理和形象生动的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尖锐泼辣、风趣幽默的独特文体。师。 
  三、研读文章 
  为亡友的遗文作序是义不容辞的事情,鲁迅本身也视其为一种义务,这在文章第三段中有所流露,但为什么作者在这篇序文要结束的时候却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