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学期三四单元测试试题
一、基础知识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有相同读音的一组是(  )
A.倍率 理赔 解剖 菩萨心肠     B.倒霉 侮辱 晦涩 天涯海角
C.坡度 被覆 偏颇 推波助澜     D.碑文 牌匾 裨益 沁人心脾
2.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一位思想家不存在了,举国为之振惊,今天,人民哀悼一位天才之死,国家哀悼一位天才之死。
B.面对某些鼎鼎大名的与世常辞的人物,人们更清晰地感到这个睿智的人的神圣使命。
C.于是面带微笑,泰然自若,进行了令人生畏的研究,但仍然游刃有余。
D.他才华卓著,智善智美,但是他的成就不是眼下说得尽的。
3.下列句子标点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B.就是袁世凯想做皇帝的那一年——蔡松坡先生溜出北京,到云南去起义。
C.雨后的青山是有颜色、有形象的,而良心是摸不着、看不见的。
D.我说的难道不是真话吗?听我说话的诸位先生。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2004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新生将使用重新   的教材。
②这些探测队员以   的精神在祖国天南地北寻找新的矿产资源。
③人说黄鹤楼是登临远眺的最佳去处。我们登上五层的回廊,   见得天光水色辽阔无边,心胸
   也宽广起来。
A.审定  艰苦  居然 / 果然       B.审订  艰苦  自然 / 居然
C.审订  坚苦  果然 / 居然       D.审定  坚苦  居然 / 自然
5.下列各句中划线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目前,语文教学的最大弊端是条分缕析,过分的讲解,不仅使学生失去了学习语言的兴趣,而且影响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
B.近一段时间,巴以暴力流血冲突加剧,巴以和平面临空前绝后的威胁。
C.虽然有关部门多次下文纠正这种不正之风,但每次都是“干打雷,不下雨”,收到的实效很小。
D.这位老先生最爱听古装戏了,经常听得出神入化,有时竟忘了吃饭和睡觉。
6.下列名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走进去一瞧,坐在那里的原来都是等着打长途电话的人们。
B.党“十六大”以后,全国各族人民欢欣鼓舞,人们的精神面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振作。
C.他们自从听了中央宣讲团的报告以后,他们班级马上开展了“学习‘三个代表’,实践‘三个代表’”的活动。
D.武则天靠着她的美貌和对权力的无比热衷终于爬上了皇后这个对女人来说是最高位置的宝座,进而爬上皇帝这个对男人来说也是最高位置的宝座。
二、文言文阅读题(16分,每小题4分)
  郑虔,郑州荥阳人。天宝初,为协律郎,集掇当世事,著书八十余篇。有窥其稿者,上书告虔私撰国史,虔苍黄焚之,坐谪十年。还京师,玄宗爱其才,欲置左右,以不事事,更为置广文馆,以虔为博士。虔闻命,不知广文曹司何在,诉宰相,宰相曰:“上增国学,置广文馆,以居贤者,令后世言广文博士自君始,不亦美乎?” 虔乃就职。久之,雨坏庑舍;有司不复修完,寓治国子馆,自是遂废。
初,虔追迪故书可志者得四十余篇,国子司业苏源明名其书曰《荟萃》。虔善图山水,好书,常常苦无纸,于是慈恩寺贮柿叶数屋,遂往日取叶肄书,岁久殆遍。尝自写其诗并画以献,帝大署其尾曰:“郑虔三绝。”迁著作郎。
安禄山反,遣张通儒劫百官置东都,伪授虔水部郎中,因称风缓,求摄市令,潜以密章达灵武,贼平,与张巡、王维并囚宣阳里。三人者,皆善画,崔圆使绘斋壁,虔等方悸死,即极思祈解于圆,卒免死,贬台州司户参军事,维止下迁。后数年卒。
虔学长于地理,山川险易、方隅物产、兵戍众寡无不详。尝为《天宝军防录》,言典事详。诸儒服其善著书,时号郑广文。在官贫约甚,澹如也。杜甫尝赠以诗,曰“才名四十年,坐客订无毡”云。
                        (节选自《新唐书》卷二0二《郑虔传》)
7.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解的一项是(  )
A.集掇当世事  掇(duō)拾取,这里是搜集的意思。 B.虔苍黄焚之,坐谪十年 坐:受连累犯罪
C.诉宰相    诉:诉苦              D.寓治国子馆  治:管理,掌管
8.下列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