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上学期期终考试试卷
高 一 语 文
浏阳市教研室 胡自才
请注意:本试卷满分120分,其中必答题100分,附加题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15分,每空1分)
(一)用原文填空。
1.《过秦论》中作者的结论是: 。
2. ,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
。(《归去来兮辞》)
3.是故 ,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4. ,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亭集序》)
5.求木之长者, ;欲流之远者, ;思国之安者, 。(《谏太宗十思疏》)
(二)文学常识填空
6.《史记》分为“书、表、本纪、世家、 ”五种体例,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 ”,出自《鸿门宴》的成语很多,如:
(任写一个)。
7.我国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钱钟书先生,著述丰富,其中讽刺性长篇小说《
》,风格独特,影响深远,小说主人公是 。
二、阅读(45分)
(一)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 (寂静、沉寂)。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 (沉寂、寂静)。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菜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
8.在文中的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填入横线上。(1分)
9.思考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联系课文回答问题:
(1)“无聊生者”和“厌见者”分别指哪些人?(2分)
(2)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0.这段文章在开头和结尾都提到“瑟瑟作响的雪花声”,如此反复写有什么用意?(3分)
(二)因此,我们对于生物变异及相互适应的原因和方法,迫切地需要有个明确的了解。我从事本题研究的初期,就觉得要解决这个困难问题,应当从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着手;果然没有使我失望,我经常获得动物因由家养而变异的知识,虽然还不够完备,但可以为处理这个问题和其他一切复杂事件提供最良好最可靠的线索。所以,这类的研究,虽然常为一般博物学家所忽略,但是我却相信它的价值的重大。
根据上述理由,我把家养变异的问题,放在本书的第一章。我们将由此看到,大量的、遗传的变异是可能的;同样的,或者更其重要的,是我们将看到人类选种力量的伟大,能使微小的变异逐渐累积起来。然后,我们将讨论物种在自然状态下的变异。但是很不幸,我在这里所讲的,不得不很简略,因为要使这个问题讨论得恰当,必须举出大量的事实。
11.文中加点的“这个问题”和“它”分别指代什么?(2分)
(1)“这个问题”指 。
(2)“它”指 。
12.作者为什么要“把家养变异的问题,放在本书的第一章”?(2分)
13.从第二段可以看出,研究“家养变异”得出了哪些结论?(2分)
(三) 山 间 小 路 龙应台
我到长沙,什么都不想看,只想去看一条小路,一条山间小路。在那条小径上,朱熹、张拭、王阳明、左宗堂、曾国藩……都曾经徘徊。从小径远眺,可以望见古长沙郡的城池和波光潋滟的湘江。
那条小路在岳麓山里,蜿蜒穿梭于书斋亭台、老树池塘之间,覆着青苔或落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