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37张,《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课件含有作者雨果介绍、释题,重在理清故事情节、分析典型环境、人物分析,最大特色是文本阅读时抓住“眼泪”细节,教学设计约2930字。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
  本文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板块中“美与丑的看台”中的一篇小说。本板块突出的是人性的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三组矛盾,而本文集中探讨的是人性中的美与丑的交织,因此课堂教学主要透过研读课文,文本探讨的方式,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对人性中的美丑有正确的认识,并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了解雨果的生平思想及创作情况。
  2、 过程与方法:透过文本研读、问题探讨的方式,理解本文的美丑对照原则。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实际,使学生对人性中的美丑、复杂有着更深刻的认识,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教学重点】
  通过文本研读的方式,理解本文的美丑对照原则及相关的人物形象意义。
  【教学难点】
  通过问题探讨的方式,理解本文透露出的关于人性美的赞歌及“救赎”思想。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这世界上最宽广的事物是什么?
  2、 雨果的名言:“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学生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并顺势引入雨果的名言,激发学生对此名言的意义进行思考,为后面介绍雨果及分析文章思想作铺垫。
  二、 作者介绍
  1、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
  2、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
  3、代表作: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设计意图]:此步骤主要是解决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对雨果的生平有大致的了解,从而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解读文本。
  三、 检查预习
  (一)理清情节
  1、 释题:题目是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为什么一滴眼泪能够换一滴水呢?
  2、 概括本文情节
  本文主要介绍的是伽西莫多被送上刑台、接受鞭刑和受刑后的场面,以及他的养父克洛德、爱斯梅拉达及观刑群众等对他的态度。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的方式,先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对问题的关注,为后面讲解文章的“救赎思想”做好铺垫;由于这一问题有一定难度,透过设置小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回答相关内容,理清情节,也检查了学生的预习效果。
  (二)理清人物关系
  本文涉及到了哪些主要人物?与主人公有着怎样的关系?
  明确:伽西莫多—围观群众(没有关系);伽西莫多—克洛德(养父,最亲近的人);伽西莫多—爱斯梅拉达(伤害过的人)
  [设计意图]:透过这一简单问题,在检查预习的基础上,理清主人公与其他人物的关系,为分析后面的人物形象做准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