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620字。
高考现代文大阅读常见解题“雷区”及其“扫雷”方法
安徽省 程鸣
高考现代文大阅读所选文章可读性很强,思想内容、文化品位与艺术价值都比较高,是高考语文试卷的一道亮丽风景。它所占分值大,一般在17分~25分之间,主观性强,大多是主观性试题,要求考生简答,牵涉的知识点与能力点广泛,考生在解答这道题时,往往不是出现这种失误,就是出现那种失误,所以一般得分率都较低。
怎样避免解答时常见的失误,找到防止失误的对策,以便防“错”于未然,做到有的放矢呢?
下面,笔者将日常复习训练和高考改卷时发现的常见失误,做一梳理,并依据自己指导备考的经验,提出对策。
【雷区之一】审题大意,答非所问
高考题的题干设置科学、严谨,需要认真阅读,仔细揣摩,弄清答题的方向和要求。否则,稍微大意,就会答非所问。
例如:(2010年全国Ⅱ卷第16题)文中说:“此地指行业为客。割麦人称麦客子,船把式称船客子,淘金人称金克子。”综观全篇,这两句话有哪些作用?
不少考生因粗心大意,忽略题目中的“哪些”,只答一种作用,从而造成失误以致得分不高。这道题本题考查考生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看段落的作用,要看本身的作用,与标题、开头、上文、下文、结尾的作用,看它在文章中的地位。【该题正确答案】①上承前文作补充,指明了上一段中“船客子”的含义;②为后文作铺垫,解释下文“金客”、“麦客”等的含义;③使文章节奏有了变化。
还有考生对题干中的“你是否同意”“赞成还是反对”等一类需要作出明确判断的问题,往往忽略,直奔“为什么”或“说明理由”,从容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扫雷方法】答题前一定认真阅读题干,注意题干中的数量词,是“哪些”“各种”还是“哪个”“一种”或“某种”,疑问代词是“怎样”还是“什么”,是否问了“为什么”,从中发掘其隐含信息,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和金钥匙。需要提醒的是,一个题干,有几问,就回答几问,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丢分。
【雷区之二】概括不全,忽略要点
“概括归纳”题是现代文阅读中的必考题,其中以散文阅读和小说阅读为多。“概括归纳”题要求考生在答题时全面考虑,综合分析。有时要联系全文,有时要在段落内逐层解析,逐点归纳,甚至要看看该题的分值,试想一下应该不少于从几点来作答。答题时,语言必须准确、简洁而具体,且要主次分明、要点全面。常见失误是要点不全、表述不准、不合要求。
例如:(2010年全国Ⅰ卷第14题)文章细致地描写了煤油灯的外形和使用方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