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170字。

  《故乡的榕树》教案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优秀品质。
  2、让学生掌握写景抒情散文的基本技巧。
  知识与能力:  体悟回忆散文和“借物抒情”的写法并借鉴之;理解思乡主题的文章。
  过程与方法:  通过研读,分析文章思路结构、体味乡土之情;通过拓展,深化对乡土情结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味作者的思乡之情,碰触读者的思乡之弦。
  教学重点:  体会乡土之情    学会借物抒情
  教学难点:  解读乡土情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诗十九首”有云:“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意为“胡马来自北方,它习惯依恋寒冷的北风,越鸟来自南疆,喜欢把窝做在朝南的枝条上”,鸟、兽都是如此留恋故土、不忘本源,更何况是有情感的人呢?漂泊异乡的人,怎能不留恋故土,思乡怀人呢?!
  鸟恋旧林,鱼思故渊;
  狐死首丘: 《礼记•檀弓上》“太公封於营丘比及五世,皆反葬於周。君子日:‘乐,乐其所自生;礼,不忘其本。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丘首,仁也。’”陈澔集说:“狐虽微兽,丘其所窟藏之地,是亦生而乐於此矣。故及死而犹正其首以向丘,不忘其本也。” 战国•楚•屈原《九章•涉江》:“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后因以“狐死首丘”喻不忘本或对乡土的思念。
  树高千丈,落叶归根。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游子黄河浪的回忆散文《故乡的榕树》。
  二、作者简介
  黄河浪,原名黄世连,曾用笔名洪荒等, 1941 年 3 月 27 日生于福建省长乐县。中学时代,就读于长乐一中,酷爱文艺,擅长丹青,他有许多画被中国保卫儿童委员会选去参加东欧,英国等地举办的国际少年儿童画展,并获了奖。 1960 年考入福建师院中文系,便从诗歌起步,走上文学道路。他的作品先后在《人民文学》《福建文艺》《人民日报》等报刊上发表,并获好评。其中《两代人》等诗还被译为英文和法文。 1975 年 9 月黄河浪港定居,从事绘画工作,坚持业余创作,先后在《海洋文艺》《文汇报》《新晚报》《七十年代》和内地《当代》《作品》《花城》《海峡》等报刊上发表了一些反映香港现实生活的短篇小说,如《失落的珍珠》《大乡里进医院》和《香港式的烦恼》等, 1980 年 6 月由福建人民出版第二本诗集《海外浪花》, 1986 年冬又出版了第二本诗集《大地诗情》。
  1979 年,黄河浪的散文《故乡的榕树》荣获香港第一届中文文学奖散文组冠军。《故乡的榕树》获奖后,被海内外十多家报刊转载。
  三、正音解词
  摇曳( y è )摇荡。饭甑( z è ng ):蒸饭的蒸笼。
  赏心悦目:美好的景色使人看了很舒畅。
  悠然自得:形容悠闲舒适的样子。
  泯( m ǐ n ):丧失,消灭。
  汲( j í )水:从上往下打水。
  苍虬( qi ú ):青龙。这里指树干弯曲像青龙一样。虬,传说中的龙。
  虔( qi á n )诚癣( xu ǎ n )黝( y ǒ u )黑
  荫庇( y ì nb ì ):大树枝叶遮蔽阳光,天热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