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930字。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精彩片断实录及点评
  师:请同学们再次浏览课文,看看文中与所谓“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错误言论完全相对的观点是什么?
  生:在第6段──“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师:作者集中在哪些段落阐述和论证了自己的观点?(学生明确是在文章第6~8自然段)读一读这些段落,看看作者的观点是依靠哪些材料来论证的?是如何在论证(生阅读课文)
  生:两段文字分别从不同的时间段来举出证据,第7段是从古以来的证据,第8段是当下现在的证据。
  师:哪些关键语句是作者举出的证据,请分别读出来。
  生:第7段中“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生:第8段中“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
  师:作者说的都是哪些人呢?好像没有一个具体的例证。你能从作者的话语中联想到实实在在的事例吗?举一个你感受或联想到的实例。
  生:就有埋头苦干的人。
  生:林则徐在西方列强用鸦片毒害我国之际,坚决主张禁烟,并在虎门集中销毁鸦片,而且巩固国防,率领人民抵抗列强入侵,即使是在被贬边疆之际,还带领当地人们修水利造福后代。他就是“拼命硬干的人”的代表。
  生:唐朝时玄奘法师历经17年千辛万苦,翻山越岭,长途跋涉,到天竺求取真经,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他就是一位舍身求法的人。
  生:人称“包青天”的清官包拯昼断阳,夜断阴,刚正不阿,不畏权贵,为了百姓的利益甘于和皇亲国戚斗争,甚至连当朝皇帝都敢责罚,他就是一位为民请命的人。
  生:还有明代的海瑞也是一位和包拯一样的清官,他清正廉洁,和奸臣严嵩等人斗争,保护老百姓和国家社稷,也是一位为民请命的人。
  生:清朝宰相刘罗锅也是一位为民请命的人。(众笑)
  师:刘罗锅姓什名谁啊?(生齐答:刘墉)大家看电视连续剧了吧,《宰相刘罗锅》里的刘墉的确是一位为民请命的好官,但这是经过了文学加工,甚至有很大 “戏说”的成分,就跟刚才那位同学说到包拯“昼断阳,夜断阴”,这些人物在历史事实上的事迹究竟是怎样的,大家下课后查一查,我们在用来作为议论文的论据的时候,应该按照历史事实,千万不能用“戏说”来说事。
  (点评:议论的论据应该尽量是确凿的事实,学生往往受文学或其他艺术作品的影响,把艺术加工甚至戏说之事也拿来当成论据,这样就造成议论缺乏令人信服的力量。针对学生在此学习阶段的常见问题,自然地向学生辨析出事实与虚构,渗透议论摆事实须确凿实在,言而有据的道理。)
  师:大家从第7段的话语中联想到很多具体的事例,看来对从古以来的“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可算是如数家珍啊;第8段说到的当下的“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有何联想呢?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