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150个字。
《奇快作文》“三招”详解作文教学设计
(彬县城关中学七年级第二学期)杨秀峰
第一招“组合——奇特”详解
写人记事学打“组合拳”
(第一次)
一、教学目标
1、弄清禁锢我们创作做思维的根本原因,树立学生学生写作的自信心。
2、学会把人、事、物、景、情、理进行排列组合,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
3、让学生尝试打“组合拳”,进行排列组合式的疯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学会奇特组合,激发学生想象力。
2、难点:学生尝试打组合拳,进行组合疯想。
三、教学时间:4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1、弄清禁锢我们创作做思维的根本原因,树立学生学生写作的自信心。
2、学会把人、事、物、景、情、理进行排列组合,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
二、教学程序
(一)、新课导入
上学期(七年级第一学期)我们粗略解读了奇快作文“三招”,同学们深感作文是有法可依,有法可循的。也领略了《奇快作文》的神奇之处,尤其是我们拥有了写作的奇思与妙招,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方法。那么本学期我们将进一步学习奇快作文。如果说上学期我们是粗解《奇快作文》,那么本学期就是详解奇快作文“三招”。那么先来学习第一招“组合----奇特”招
板书:“组合----奇特”招详解
(二)、今天这一节课有两个任务:一是弄清禁锢我们创作做思维的根本原因;二是学会把人、事、物、景、情、理进行排列组合,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
1、教师通过讲下列故事,让学生谈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科学家们为了研究人类的思维特征,就拿猴子做实验。科学家们弄来五只猴子,把它们关在铁笼子里,铁笼子外面放了一串金黄的香蕉,他们看到香蕉,眼睛都绿了。一个最强壮的猴子观察片刻,迅速伸出爪子像香蕉抓取,但就在触到香蕉的同时,科学家们在香蕉旁边设置的机械手夹住了这只猴子的爪子,同时一阵强电流把这只猴子猛击了一通。当机械手放开这只猴子时,他迅速而惊恐地逃向铁笼子的角落,瑟瑟发抖。其他猴子见状,也惊恐万状地蜷缩在那只猴子周围。第二天、第三天,猴子们忍着饥饿,却再也没有一只猴子敢拿这串香蕉了。
科学家们把那只被点击了的猴子取走,换了一只强壮的猴子。新猴子一见香蕉,也是观察片刻后伸爪即取。在这之前,科学家们已经把机械手和电击装置拆掉了。可是其他四只猴子见状,极其迅速地抓住新猴子,把心猴子一顿暴打,直打得新猴子老老实实地躲在一旁。
就这样科学家们不断地一只只地换着新猴子,直到原来的五只猴子全被换个遍,也没有一只猴子敢伸爪取香蕉了。
师生互动交流,共同讨论:
一日被蛇咬,十年怕草绳。猴子跟人类一样,都很容易形成思维习贯。而这种思维习惯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讲这个故事的目的,就是告诉同学们,之所以我们平时写不出来好作文,甚至觉得没啥可写,主要原因不是同学们没生活、没思想、没素材、没语言积累,而是我们的写作思维被束缚了、被限制了,作文时,这也不敢想,那也不敢想,写这怕离题,写那怕违规,以至于作文总是千人一面、相互雷同,材料陈旧空洞,思想苍白贫乏,语言索然无味,结构呆板机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