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220个字。

  以“对联”为载体——《华南虎》教学实录
  第一课时
  背景:这堂课是在我校“20+x”课堂模式下催生的,开学伊始,杭州西湖区的老师来我校交流,我也上了一堂,但是相对传统。学期末,学校安排我上汇报课,我非常纠结上哪一课,我的两个平行班,我最害怕的就是在七(2)班上公开课,但是此课七(1)班已经上过。后来左思右想,给自己一次机会,给学生一个机会,说不定,会有精彩的瞬间。直到6月2日,下午,我还没有一点思路。开完家长会回家已经是晚上10点多了。明天第二节课就是汇报课,自己还没有备好课,学生也不知道上哪课。明天的课到底怎么办?
  一、对联导课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上一场现场原生态的展示课。
  生:哪一课,下面有些许骚动,但很快就平静下来了。
  师:我们这堂课首先从一副对联(也是俗语)谈起。那就是: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教师板书这副对联)
  师:有哪位同学能起来告诉大家这幅对联的意思?
  生:这副对联的意思大概意思是:画老虎的表面很容易画,但是画老虎的“内在”很难。认识一个人的表面很容易,但是要了解一个人的内心非常难。
  师(惊讶):你一下子就知道了这幅对联的意思。正如你所说,其实在这副对联里,“皮”、“面”就是表面现象,“骨”、“心”就是“内在精神”(学生一起附和)。好,有了同学们对这幅对联的理解,我们就借助的这幅对联,一起走进牛汉先生的《华南虎》(学生大概已经猜到了)。看看作者是如何画虎和画人的。(师板书课题、作者)
  师(投影第一个学习目标):小组内口头识记课后字词,然后在组内自读课文,读准,读顺。然后同学上台展示。
  生1:自愿上台展示。
  生2:读得比较顺,但是没有读准,“栅”不读“shān”应读“zhà”。
  生3:还有“怯”应读“qiè”而不读“qǖè”。(师板书这两个字)
  师:这个小组的合作要加强,虽然做到了读顺,但在读准上还要下功夫。现在请同学们记住这几个容易读错的字,把这篇课文齐读一篇。
  生:读。
  二、自读课文,用语文描写文中形象。
  师:同学们初步读通、读准了了课文。接下来,请同学们在此基础上再读熟课文。小组内遵照示例合作完成成下面二个目标:(投影目标)
  1、画虎:先画“皮”再画“骨”。
  2、画人:先画“面”再画“心”。
  示例:画物(水泥墙、铁笼):先画“皮”再画“骨”
  皮:这是阻碍老虎出笼的水泥墙、铁笼;
  骨:这代表“困难”。
  (小组在组长的组织下展开讨论交流,要求每位学生在组内发言,而且要把的发言由组长记录在讨论本上)
  第三组代表交流:这是一只在桂林动物园里面的趾爪破碎的老虎。
  师:找到了一个两个关键词。不错,
  第五组代表交流:这是一只安详、健壮的在铁笼里的老虎。
  师:找到了三个关键词。很有心。
  第八组代表交流:我觉得他们说得都不完整,可以更全面一点,这是一
  只在桂林动物园里的被关在铁笼里的安详的、悠悠的浮动着尾巴、健壮的、趾爪破碎而又凝结着浓浓鲜血的在墙壁上抓了一道道血淋淋的沟壑的老虎。
  师: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小组的同学合作非常有成效,几乎是全面的画出了老虎的“皮”。那么老虎的“骨”到底是什么呢?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