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600个字。

  哈尔滨市松江学校课堂教案
  课题 20诗五首《行路难(其一)》李白 备课时间 2011年9月13日
  授课时间 2011年9月15日
  授课教师 张晓红 授课班级 九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者及诗歌特色。2、理解诗歌内容及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运用朗读法、联想想象法、讨论点拨法品味诗歌意境及语言掌握诗歌朗读技巧,背诵诗歌。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诗人积极追求,乐观自信,顽强地坚持理想的高尚风格。
  教学重点
  诵读诗歌,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味诗情。
  教学难点    1、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和思想感情。
  2、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读诗的情感。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内容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忆海拾贝,走近李白:
  回忆李白的诗歌及诗人形象:
  提及李白,相信大家并不陌生。我们从小学到现在学过不少李白的诗作,从这些内容丰富的诗歌中,你对李白了解多少?认识到一个什么样的李白呢?联系作品,谈一谈你印象中的李白。(略1)
  今天,我们将带着对李白的了解再一次走近这个伟大的诗人,共同来学习他的另一篇千古名作:《行路难》。看看今天,我们又将认识一个什么样的李白。
  “行路难”,一个“难”字道出了李白心中的忧愁,到底李白借这首诗抒发了自己怎样的感慨呢?下面我们将一起走进诗歌,共同来品味。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一)了解诗歌创作背景。
  师:知道李白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下这首《行路难》的吗?
  师:《行路难》古代乐府《杂曲歌辞》。722年诗人应昭入京,供奉翰林,试图施展自己的经国济世的宏愿,但他很快感到受到排挤,遭受谗毁离开长安南下,找不到政治出路,在或去或留之时,写下这组诗(共三首),这是其中第一首。
  (二)初读诗歌,找出诗歌中的生字难字,并进行处理。
  (三)师生互动,正确把握诗歌朗读节奏及感情基调。
  这首诗歌的感情基调是什么?(豪迈乐观)
  三、细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1 学生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欢乐的宴饮(对偶、夸张)——苦闷茫然(反差)——行路受阻(比喻)——借用典故(希望被重用)——回归现实(忧虑和焦灼不安)——充满信心(理想一定实现)
  (略2)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