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130个字。
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父母的心》。下面我主要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及说板书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课。
二、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父母的心》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五篇课文,本文是日本著名的现代小说家川端康成写的一篇小小说。课文描写了在一艘轮船上一对贫困夫妇把子女送给贵夫人,又索回来的至亲至爱的故事,说明了再优越的条件,也割不断父母对子女的情愫,表达了天下父母对子女的一颗崇高的爱心。这个单元的主题是“血浓于水的至爱亲情”。
我们通过对学生前四篇看我的教学活动,学生已经体会到了课文中父爱、母爱、兄弟之爱亲,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将是学生通过情感升华获得对于天下父母对自己子女的崇高爱心的更深刻感悟;还能够通过对本文用一波三、曲折动人表现人物内心情感的写作手法的学习,对学生的写作方法产生良好的影响。
2、学情
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本文故事情节又较简单,加上已经学习了这个单元的前四篇课文,他们理解本文不是难事。但是,我们应当看到,现在的学生中也存在有对崇高的父母之爱认识不到位的现象,结合课文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感恩教育显得犹为重要。
3、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体验去阅读文本、感受文本”,“重视知识之间,能力之间和情意之间的联系。”根据新课标的精神、教材特点、学生情况,结合本课内容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本文“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写法;品味朴实而饱含深情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
在反复阅读中理解小说表现的深刻主题,即天下父母对自己子女的一颗崇高的爱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至爱亲情,并让学生联系实际学会理解父母和珍视亲情。
4、说教学重难点
本文作者用一波三折的写法把一对深爱着孩子的父母亲割舍孩子时心灵遭受地艰难地抉择和巨大的悲怆有力的表现了出来,而这一切都是通过对他们的语言、神态、动作的刻画。所以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
1、理解“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写法、故事情节的波澜起伏、曲折动人。
2、理解小说表现的深刻主题,即天下父母对自己子女的一颗崇高的爱心。
教学难点:
透过语言感悟、揣测人物的内心世界。
三、说教法
课标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根据“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结合本节课要解决的重难点,我采用“导读法”和“启发点拨法”,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合作交流的习惯,并通过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让学生对文本得以理解,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