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480个字。三个课时。
9、《春》教学案
课题:《春》课型:讲读课时:3课时
主备人:陈文
班级:姓名:
一、教学目标:
1、学习通过充分调动感觉器官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2、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
3、朗读并背诵课文,把握文章所表达的感情,感受春天景色的美丽,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通过充分调动感觉器官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2、领悟文章的诗画意境,感悟作者对春天的热爱、歌颂与赞美之情,陶冶个性。
三、课前预习
1、读: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做:
⑴你能把下面的字词拼音写准确吗?
酝酿()黄晕()披着蓑衣()涨起来()
宛转()应和()戴着斗笠()抖擞()
薄烟()朗润()捉迷藏()仿佛()
稀疏()鸟巢()
⑵解释字词
欣欣然:
朗润:
酝酿:
卖弄:
黄晕:
抖擞:
呼朋引伴:
花枝招展:
一年之计在于春:
⑶关于文章的作者你了解多少呢?
《春》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号____________,后改为自清,字______。原籍浙江绍兴人,现代的______,________他的《________》《__________》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4、看:(1)作者简介、写作背景(附录1)
(2)了解散文。(附录2)
(3)有关“春”的诗句。(附录3)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以春天的诗词导入)
同学们,一提到春天,我们眼前仿佛就展现出一派阳光明媚,春风和煦,万物苏醒的美丽景色;一提到春天,我们就会感到有无限的生机、无穷的力量!古往今来,多少诗人用自己的彩笔来描写春天的美丽景色,如果让你来写《春》,你会写他的什么景色呢?(同学们争先恐后)
同学们的感受很深,想象力也很强,真佩服你们。读书啊,写作啊,都要这样,敢于思考,敢于想象,敢于发别人之未发。
我们的生活充满了美。春天也是一种美,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带来了温暖,带来了生机,带来了力量。古往今来,许多文人描绘过春天,歌颂过春天,由此产生了许多不朽的篇章。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一篇赞美春的颂歌,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朱自请的《春》,侃侃他写的《春》有美在那呢?(板书题目及作者)
二、整体感知:
1、分组朗读:在小组内朗读自己最喜爱的段落,一定要读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其他组员可帮助他指出其中不足的地方。
2、全文围绕“春”字依次写了(盼春)、()、()三部分。并分别描绘了(春草图)—()—(春风图)—()—(迎春图)五幅春天的图画。
3、你最喜欢朱自清先生描绘的哪一幅图画?说说你的理由。
答:我喜爱图,
图中作者抓住的特征来描写的,
是按顺序写的,
从等方面写的,
其中等词语用得特别好
本段还运用了修辞方法,其作用是
三、小组讨论交流:
1、阅读第一段,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来到?哪个词明确地告诉我们春天还没有来到?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明确:)“盼望着,盼望着”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盼春心切的强烈感情。
“东风来了,……近了”。把物当作人来写,叫拟人,宣告春天到来,表达喜春之情
2、阅读第三段,春草有哪些特征?作者从哪些角度,运用哪些词语来写春草的?为什么作者在描绘春草图中要穿插这些小孩的画面呢?
明确:(1)本部分写春草嫩、绿、软的特点。
(2)“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在这里是“悄悄地、不知不觉地”的意思,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把春草人格化了;“钻”写出了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表现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