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材料精心选取47则古代典籍中的文言短文,共设计训练题目230多道。题型多样,内容全面。) 
 一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前焉何哉?今夫弈之为,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选出下列注音、释义全符合文意要求的一项(  )
 A、	无或(奇怪)暴(pù晒暖)弈(围棋)缴(jiǎo 系在箭上的绳)
 B、	鸿鹄( 天鹅)通国(全国)今夫( 现在这个人)
 C、	弈秋(名叫秋的围棋手)援弓(取、拿)为是(谓此)
 2、指出下列通假字并解释意思。
 或通_____,   。 暴通_____ ,   。 与通______,   。
 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a.十日寒之(     )
 b.吾退而寒之者至矣(    )
 c.小数也(     )
 d.使弈秋诲二人弈(     )(      )
 4、根据划横线句子的内容写出流传至今的一个成语_____________。
 5、选文表达了作者对“学弈”这故事的什么看法?      
 二 草书大王
   张丞相好书而不工。当时流辈①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②。一日得句③,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④,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诟其侄曰⑤:"汝胡不早问⑥,致余忘之。"
   注释:①流辈:人们。②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③得句,得到佳句。④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⑤诟(gòu):责骂。⑥胡:为什么。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 ( )
   (2)使侄录之 ( )
   (3)侄罔然而止 ( )
   (4)执所书问曰 ( )
    2.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代词(4分)
   例:予观夫巴陵胜状(我)
   (1)皆讥笑之 ( )
   (2)诟其侄曰 ( )
   (3)汝胡不早问 ( )
   (4)致余忘之 ( )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此何字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