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8700字。
第一章 考纲与核心知识体系构建
第一节 新课标考纲与高考命题对应关系
一、新课标考纲:
古代诗文阅读
《考试说明》对诗歌鉴赏的总体要求: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E
二、《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歌鉴赏的要求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具体阐释:
1.理解诗歌中词语的含义。
诗歌中的词语多是内涵丰富、文学性很强的词语,正确理解这些词语在诗歌中的含义,对于正确分析综合并鉴赏诗歌,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果对诗歌中词语的含义不能正确理解,也就很难谈得上对于整首诗作分析和鉴赏。
2.概括诗歌的中心思想。
每一首诗歌都表达一定的思想,高考通过对概括诗歌中心思想的考查,透视考生的整体概括能力。
3.分析作者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
诗歌是作者思想的产物,同一事物,作者的世界观不同,处境不同,审美情趣不同,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就不同。古代诗歌阅读,就是要透过诗歌的语言外壳,发掘出作者在作品中的思想情感。
4.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诗歌是艺术地运用语言,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高考通过对诗歌形象、语言和艺术技巧鉴赏的考查,可以评估出一个人的文学品位。
5.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对文学作品思想内容的评价属于创造思维的范畴,不但需要调动考生阅读的积极性,还要开动考生主观思维的机器,因此,科学地评价一首诗的思想内容,非要下一番苦功不可。
第二节 高考考情分析
近年来高考诗歌命题有以下特点:
一、取材多样化。
唐诗宋词虽然仍占主要地位,但古诗、元曲、明清诗词也有录用。
二、题材丰富多彩。
遍及田园、山水、咏怀、羁旅行役、边塞、风物、咏史等多个侧面。
三、考查方式多样。
除传统的单诗鉴赏外,单以2007全国各地高考卷为例,比较鉴赏的比重明显加大,共有5套考查了比较鉴赏,其中浙江卷将三篇作品进行了比较鉴赏,一首唐诗,一首金词,一首元曲。鉴于2010年黑龙江省第一次施行新课标高考标准,考查方式应沿用宁夏、海南卷的考查方式,变化不会很大,即诗歌鉴赏题出比较鉴赏的可能性不大。
四、主观题型是命题的主流。
除上海卷有1题采用客观题外,其余各卷均为主观题。
五、考查综合程度高。
往往有将语言、形象、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多个因素放在一起综合考查,单独考查其中一个方面的很少。
六、分值一般设定在11分,题量基本为2个。
2009年辽宁高考语文试卷,2007年—2009年宁夏、海南高考语文试卷中诗歌鉴赏题分值均为11分,题量均为2个。
第二章 核心知识与能力体系构建
诗歌鉴赏的五步程式
以下列出鉴赏诗歌的五步程式,规范考生的答题思路与答题过程,力求做到鉴赏诗歌时,有的放矢,有章可循。
第一节 第一步,先读全诗分类别
拿到题后先看一下诗歌是哪一类,知题材,定主旨 。
古代诗歌浩如烟海,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歌,数量之多,题材之广,令人叹观止。但就其题材划分,主要有这样几类:
一、借景抒情诗
借景抒情诗(写景抒情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