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230个字。

  学文言读为先,赏文言积最重——《鱼我所欲也》教学实录及反思
  莱芜市实验中学王沁雪
  一、设计的出发点
  《鱼我所欲也》是一篇经典的传统课文,相对于初中阶段的其他古文,它在文字上有些难度,又是以议论为主,初中生学习起来可能兴趣不大。但这篇文章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善用排比、对比,读起来琅琅上口,因此在这篇文言文的教学中,重视诵读成为我的首选,采取不同的形式,如听读、齐读、跳读、研读、自由读、指名读……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进行文化的熏陶。其次老师引领学生们走进作品,与作者、作品进行多角度的对话,整堂课以孟子散文的特点,孟子的人格魅力作为讲课的主线,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理解作者的思想,理解作品主题的目的。
  二、实际过程描述
  (一)导入新课:
  出示投影:今天我们来共同认识一位伟大人物:他生活的时代,正是“诸子异政,百家异说”的战国时期;他的文章气势丰沛,纵横恣肆;他的为人刚直不阿、磊落恢宏;他的思想核心是“仁政”;他的地位仅次于孔子,被称为“亚圣”。他就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鱼我所欲也》。
  (二)出示目标:
  学习文言文要抓住文言的“言”(也就是字、词、句的掌握);又要扣住文言的“文”(也就是文采、思想的领悟)。本课的学习目标是:
  1.积累文言字词,品味语言情致。2.理解作者思想,思考现代人生。
  3.训练语言思维,强化朗读背诵。
  (三)朗读课文,读准课文
  朗读要求:
  1.一读,读准字音2.二读,读准节奏
  3.三读,读得流畅  4.四读,读出气势
  4.读出气势
  师过渡:《孟子》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表现了孟子雄辩、善辩的才华。这篇文章中那些句式可以表现这一点?
  学生①:他喜欢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如:“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本来,这话用一句就可以说完,即“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但他有意把它分成三句排比起来,加强了气势,增强了感情,显示出说话人的义正词严、理直气壮。
  学生②:文中使用了大量的对比句子,语言工整对称,读起来跌宕起伏,铿锵悦耳,颇有韵味。
  师:找出文中排比句子、对比句子读一读,体会表达效果。这些句式使行文流畅,论证严密,语气连贯,气势恢弘。因此我们应该读好这些排比、对比的句子。
  学生活动:分组合作,分角色朗读文中的排比句和对偶句,欣赏整齐而又有变化的句式美;尝试删除某个句子,而后再读,体会文章论说的气势。
  学生活动:齐读全文。师适时引导:你现在就是孟子,长袍宽袖,须发冉冉,面对着你的君王、面对着文武大臣、面对着外国使臣,你慷慨激昂,义正言辞、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势不可挡地向人们陈述你“舍生取义”的思想主张。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