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500个字。
12、树林和草原
课题:《树林和草原》课型: 讲授课时:2课时
班级:姓名: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文章写景的顺序。
2、体会文章优美的语言。
3、学习文章寓情于景的写法。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了解文章写景的顺序。
2、体会文章优美的语言。
课前预习
1、读。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做。(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濡湿()榛树()穹隆()铿锵()贪婪()
清澈()苦艾()荞麦()镰刀()青苔()
(2)、解释下列词语。
濡湿:穹隆:
铿锵:朦胧:
头晕目眩:
(3)请在括号内至少填上一个形容词来描述。
例:(嫩嫩的、绿绿的)小草(微微润湿的)空气(稀稀疏疏的)房屋
()花朵()树木()夜晚
()春天()冬天()竹林
()夏天()秋天()晚霞
3、附录:关于草的诗句。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农民的幸福是耕耘,工人的幸福是生产,画家的幸福是绘画,猎人的幸福是什么?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散文《树林和草原》,看看猎人的幸福是什么?
二、整体感知
1、文章描绘了什么地方,哪个季节的风光?
答:文章描绘了俄罗斯草原独特的夏日风光。
2、文章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这些景物的,这些景物有怎样的特点?
答:文章是按照时间顺序有层次地写出各种景物从清晨到夜晚的变化。在早晨是“沾满
露珠”,这令人欢畅;在阳光照耀下,尚还凉爽,但炎热迫近;当“太阳越升越高时”,天气热了起来,雷雨过后,空气清新,一切都欢快明亮;黄昏来临了,空气清澈;夜幕降临,非常温馨。
课堂小结:猎人的幸福不是打猎,猎人的幸福是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那濡湿的树枝,粘着白露的草叶,充满植物芳香清新的空气,像火焰般燃烧的晚霞,傍晚的雾霭,颤抖的星星,甚至森林中的雷电和暴风雨,都让猎人流连往返,久久不愿离去。
3、读完这篇文章后,你认为本文语言上的特点是什么?品味下列句子蕴含的情感。
答:这篇文章的语言极富表现力,准确而且生动。
(1)、“您的脚在沾满露珠的发白的草上踩出绿色的脚印。”
这句话准确地描写了猎人清晨漫步时的情景,语言清新,再融合着猎人“欢畅”的体验,这脚印如诗行般呈现在读者面前。
(2)、“您拨开湿漉漉的灌木,聚积起来的温暖夜气一下子向您扑面而来;空气中到处洋溢着苦艾的新鲜苦味,荞麦和三叶草的香甜;远处有密密的一片橡树林,在阳光照耀下闪着红红的亮光;天气尚还凉爽,但已可觉出炎热的迫近。“
这段文字以简洁、细腻、清新的笔触写出七月灌木丛中散步的乐趣,寓情于景。
(3)、“……不,这是月亮要升起来了。在下边的右方已经闪耀着村里的灯火……终于见到了您寄宿的农舍。您通过那小窗子可看到铺着白桌布的桌子,点着的蜡烛,菜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