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390字。

  《春江花月夜》说课稿两篇
  《春江花月夜》说课稿1
  安徽师范大学附中  刘继春
  一、教材分析与目标设定
  1.《赏析》教材的总体目标要求:培养学生鉴赏诗歌散文的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方法,能借助工具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散文诗歌
  文本与单元的关系:单元主题——文本示例
  选修与必修的关系:发展提高——基础普及
  “类”的问题——具体问题
  受教对象与文本  学生能力——文本特点
  2.教学目标设定
  (1)学习并掌握“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读诗方法。(教学重点)
  (2)理解诗中意象的特点与组合方式,感受诗的意境美。(教学难点)
  (3)培养赏诗兴趣,养成高尚的审美情趣。(此目标于潜移默化中达成)
  二、教材处理与学法指导
  1.教材处理(1)突显“例子”功能,达成教学重点。(2)取精用弘,突破教学难点。(3)注重新旧知识联系,突出“选修”特点。
  2.学法指导:(1)重视诵读和情境感染。(2)并用归纳和演绎两种思维方式.(3)发挥课堂的交流评价功能。
  三、课堂流程与教法设想
  1.课堂主线:读 — — 品 — —  议
  读懂诗--读透诗-- 走出诗
  (理解诗意)(赏析评价(引申拓展)
  2.操作步骤
  第一步:创设情境,导入教学。
  手  段:借助多媒体,辅以教师导引。
  过  程:呈现音视频材料——交流——点评
  意  图:营造氛围,唤起体验,进入教学
  第二步:置身诗境,读懂诗。
  手   段:诵读、讨论,辅以教师点拨。
  过   程:初读,感知诗意:自由读—质疑答疑—交流感受
  再读,置身诗境:分组读—回顾旧知—探究规则
  细读,体悟方法:默声读—据境联想—归纳方法
  总   结:置身诗境,读懂诗:
  想象诗中人可能有的动作
  想象诗中人可能有的心理
  联想自己曾有的相似经历      
  第三步:缘景明情,读透诗。
  方  式:点拨、讲解,辅以师生互动交流。
  过  程:了解新知——例子演绎——方法归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