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5小题,约8030字。

  2011—2012学年巴彦淖尔市第二中学阶段性考试
  初   三      语   文
  温馨提示:本试卷共12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得分 评卷人
  一、卷面、写字(3分)
  要求:卷面整洁、字体美观、书写规范
  得分 评卷人
  二、经典诗文积累(25分)
  1.依据原文填空。(选做6个题,6分,多做不加分)
  (1)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十则》)
  (2)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衣沾不足惜,                               。(陶渊明《归园田居》)
  (4)惜秦皇汉武,              ,                ,             。(毛泽东《沁园春 雪》)
  (5)                             ,客行悲故乡。(温庭筠《商山早行》)
  (6)                               ,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
  2.根据提示默写。(选作2个题,共4分,多做不加分)
  (1)《与朱元思书》中的语句“                  ,               ”形象凝炼
  地表现出富春江水疾速奔腾之势。
  (2)王湾《次北固山下》的语句“               ,             ”蕴含了时序
  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
  (3)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以“          ,         ,            ”抒发
  了其作为革命领袖坚定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
  (4) 当好朋友要离你远去,你将用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临别赠言,鼓励好友乐观地面对新生活。
  3.默写课文。(共15分,(1)(2)题必做,(1)题6分,(2)题4分;(3)5分。要求写题目和作者。
  (1)白居易的《观刈麦》。
  (2)刘方平《月夜》整首诗。
  (3)司马迁《陈涉世家》中“吴广素爱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三、阅读理解(62分)
  得分 评卷人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4—10题(17分)
  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冀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我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4.选文作者的观点是什么?(2分)
  5.什么是“敬”? (2分)
  6.为什么该敬业?(2分)
  7.作者引用曾文正的名言属于________论证,其作用的是什么?(3分)
  8.怎样理解画线句子?请结合实例谈谈。(3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