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740个字。
李卫东《阿长与〈山海经〉》课堂实录
师:提起鲁迅先生,大家并不陌生,我们在初一上学期学习过他的一篇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中写到的那位讲述美女蛇传说的故事高手――长妈妈,是对鲁迅童年生活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物。鲁迅先生曾经在好几篇文章中提到她,有一篇文章《阿长与<山海经>》,即专门回忆作者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鲁迅先生终其一生没有写成一篇专门回忆自己母亲的文章,而对一个普通的保姆却花了不少的笔墨,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阿长与<山海经>》。(教师板书课题)(回忆旧知,创设情境,激发探究。)
师:同学们课前已预习了课文,下面想请同学们谈谈你读完本文的“感受”,比如对“阿长”这一人物的印象如何;也可提出你的“疑问”,大至整篇课文的内容、写法,小到一个具体词、句表达,可以提出自己困惑不解的问题,甚至也可以就这篇课文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向鲁迅先生“质疑”。(教师板书“感受”“疑问”)(让学生谈初读文章的感受,立足于“感受”“疑问”两个板块,为下文的教学准确定位,只有是学生真正需要老师解答的问题才有学习的价值,只教学生不会的,应该是有效教学的起点。)
学生静静思考片刻后,纷纷举手发言。
生:阿长有许多令人厌烦的规矩,但他又十分关心少年鲁迅。
生:阿长的睡相成“大”字,太粗鲁,令人讨厌。
生:我想谈谈我的看法。
师:老师最喜欢听到你自己的感受,而不是谈别人的或是老师的感受,你有权发表属于你自己的看法。
生:就阿长谋死少年鲁迅心爱的隐鼠这件事,我的确不喜欢她。
师:我补充说明一下,隐鼠是鼠类的一种,只有拇指那么大,少年鲁迅很喜欢。鲁迅先生在另外一篇散文《狗?猫?鼠》中曾经写道:“我竟偶然得到一个意外的消息:那隐鼠其实并非被猫所害,到时它缘着长妈妈的腿要爬上去,被她一脚踏死了。”
生:阿长很关心少年鲁迅知识的学习,满足少年鲁迅的好奇心理的求知欲望,比如想尽千方百计给作者买来《山海经》。
生:课文倒数第二段有一个词“过继”,我不知道什么意思。
师:同学们对这个词可能比较陌生,一般辞典上也不容易查到,自己无子而以兄弟或他人之子作为自己的儿子就称为“过继”,也叫“过房”。阿长因青年守寡而有一过继的儿子。
生:第19自然段的“陆矶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是怎么一回事?
师:陆矶,正如课文注释,是名人。同学们可能对《毛诗草木鸟虫鱼疏》这本书有疑惑,《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春秋时期孔子所整理,孔子之后研究《诗经》有四家,其中有三家都失传,我们现在所读的《诗经》相传是西汉初期的毛亨、毛苌传下来的,所以《毛诗》即指《诗经》,“疏”即“注释”。陆矶这本书就是专门解释《毛诗》中动植物名称的书。
生:我讨厌阿长,因为她好说别人坏话。
生:阿长很关爱少年鲁迅,但鲁迅为什么竟然不知其名?
生:为什么用那么多文字写《山海经》?
生:最后一自然段“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灵魂!”表达了怎样一种感情?(在这一阶段中,教师只是让给学生谈感受,提问题,个别文字上的问题学生无法解决的,老师及时给予解答,其他的教师一概不发表意见,因为教师此时需要的就是学生初读文本的原初感受,这是阅读教学的起点。)
师:听了同学们刚才的发言,我觉得你们的“感受”虽是初步的,但却是十分可贵的,学习语文就需要这种真切的感受和体味。不少同学所提问题也是经过认真思考的,不过,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