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560字。
荷塘月色教案
第一课时
朗读全文,进入美境,学习如何寻找散文的线索
第二课时
重点放在语句鉴赏,同时链接高考
讲读全文。精析四五六段,布置作业,背诵第五第六自然段,同时仿写句子和相关的高考语句鉴赏链接
第三课时
美点寻踪、赏析课文的美
一、 检查背诵
二、 具体赏析课文的美
赏析文章的画面美 语言美 评价文中的“我”
三、 布置作业
依照朱自清先生遣词造句的特点,选“朝霞中”“烈日中”“夕阳中”“秋雨中”的某处景物,写一篇短文,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讲课部分
教学目的
1、学习《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新鲜贴切的比喻表达效果及移觉修辞手法的运用。
2、掌握《荷塘月色》刻画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其严谨结构。
3、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社会内容。
4、通过朗诵欣赏《荷塘月色》的韵味。
教学重点
1、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语句的含义。
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炼、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1、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
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正确认识、评价作品中的“我”。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本文为一篇美文,语言典雅、清丽,教师若能辅以声情并茂的朗读,定会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随机指导学生朗读。
2、美点寻踪法。注重学生的切身感受,由学生自主品析文章的美,教师归纳学生的看法,作必要的引导点拨,力求重点突出,繁简分明。
3、讨论法、点拨法。为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特征,课堂教学应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师生互动,沟通认识和看法,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比如课文画面美、语言美的赏析,对文中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语句的筛选、解读,都应交付学生自主完成,特别是对文中“我”的认识、评价,应由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独立完成。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角度分析以求独到的发展。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荷塘月色》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教师配乐朗读,学生想象画面,让学生进入课文情境.背诵课文第四段。
[教学过程]
一、 单元导读(一分半钟)
教师:轻轻地,徐志摩带着他的诗和淡淡的哀愁走了。同学们的心也许还像水草一样在康桥的柔波里荡漾,那么散文带着它的另一种美,轻轻地来了。(较调侃的语气)
明确:这一个单元我们学习的是散文单元。那么散文应该怎样鉴赏呢,请大家翻到课本30页。这个单元都是写景抒情的散文。我们看到这里的第二段,“这种情,不仅打上作者的个性,人格的印记,还是社会生活,时代风云在作者心底留下的痕迹”。那么,我们在把握散文思想内容的时候,就不仅要了解作者的个人特点,还要结合作者写作的大背景,比如作者所处的年代,写作的缘由等。
我们本单元的重点呢,就放在整体把握散文的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品味散文的语言和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
二、导入新课(四分钟,包含第四自然段的朗诵)
1、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本单元的第一篇散文--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同学们都是重点高中的学生,高中生涯刚刚开始,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一定都踌躇满志,对自己的大学充满向往。少年正当壮志啊!那么对北大清华武汉大学这些名校,大家一定都不陌生。
互动:你们说说你们心目中的大学,你们都了解哪些学校,这些学校为什么吸引你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