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490字。
《秋水(节选)》教学实录
(教师要求学生在30分钟内自读课文三遍:第一遍,只看原文读,了解大意,标出疑难;第二遍,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尝试解决疑难;第三遍,总结自己在本次阅读中最大的收益。在此基础上,师生进行了十余分钟的阅读交流。)
师:在许多中国文人心中,一直珍藏着一轮明月,它绽放着别样的美丽,这明月,就是庄子——一位最富浪漫诗情的哲学家。我们今天学习的《秋水(节选)》,就是庄子著作中的•一个著名的片段。
学习古人的文章,句读是第一关。我想通过这种方法,看看同学们自读的情况。
(教师投影展示无标点的课文,学生朗读。)
师:从刚才的朗读中,感觉同学们都已经做了比较认真的预习。下面,老师再提几个问题,看看大家对文章的理解程度。请问:这则短文主要阐释什么道理?
生: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生:不能局限于个人有限的见闻而自我满足,否则就如井底之蛙!
生:一个人应该不断学习,不断开阔视野。
师:很不错啊!再来看几个句子,请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投影显示)
1.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2.顺流而东行
3.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
4.我之谓也
(师随机指几名学生回答,解释均无误。)
师:看来,庄子也不过如此,这篇课文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嘛!同学们半个小时的预习就轻松解决,这堂课是不是可以结束了?
(学生笑)
师:但是,老师在读课文时遇到一个问题,被一个字困扰了很久,即“河伯始旋其面目”中的“旋”字,同学们在阅读文章时是怎样理解这个字的呢?
生:旋转。
师:不错,课本上是这么解释的,那还原至句中说河伯“旋转面目”合理吗?
(学生似若有所悟,片刻,学生发言。)
生:说河伯“旋转面目”确实不合理。因为北海在黄河前方,河伯如果要对海神说话只需向前直视,没有理由转过头去。
生(反驳):也许是他不好意思面对海神才转过头去的呢!
生:那也不行。面对听众说话是基本礼仪,凡人尚且知道,河神更不能如此不懂礼貌的!
(生笑,师亦笑。)
师:两位同学根据生活常识来推断词义,这也是一个好方法。我们语文学习主要还应该从语言着手来理解内容。《古汉语字典》中的“旋”有哪些义项呢?
生(学生快速翻查):有三个——转、归和随即。
师:我们不妨将这三个义项套人句子验证验证——是河伯“随即”了面目吗?河伯“归”了面目吗?河伯“转”了面目吗?
生(笑):都不好。
师:那怎么办呢?
(生思考)
师:刚才那位同学把“旋转面目”解释为“转过头去”,大家注意到了吗?我们是不是先把“面目”的意思弄清楚?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