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7题,约11030字。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09级高三学年第二次月考语文学科试卷
  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命题人:张衡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印(篆刻),连同书法、绘画、诗歌并称中国四大传统艺术。
  关于中国印的起源,有多种传说。我们现在能见到的文字记载是汉代编写的纬书①《春秋运斗枢》和《春秋合诚图》。据《春秋运斗枢》记载:“黄帝时,黄龙负图,中有玺者,文曰‘天王符玺’。”
  其实,最早的中国印是印玺,是私有制出现以后的产物。《后汉书•祀志》指出:“三皇无文,结绳以治,自五帝始有书契。至于三王②,俗化雕文,诈伪渐兴,始有印玺以检奸萌,然犹未有金玉银铜之器也。”因此,能在器物上戳压记号,以证明物归谁主的中国印便应运而生。殷商时代的经印就仅仅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到了西周,随着“工商食宫”为特征的商品经济的出现,玺印跻身于符节一类行列,才有了凭信的作用。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玺印也从最初作为手工业与商业在人际间交往的凭证,逐步登上政治的舞台。苏秦佩六国相印游说诸国就是一个例证。各行其是,是这个时期的印章的主要特点。从现存的官私印章实物来看,无论书体、材质(金、银、铜、玛瑙、牛角等),还是尺寸、形状,均无特殊定制。反映了这个时期的印人不受某些条框的束缚,自由地将自己的审美情趣注入创作之中,使印章呈现出一种自然、率真、质朴的艺术风格。当代著名书画、篆刻家来楚生先生就是从其风格中得到启发,用古玺的章法表现小篆的内容,而开现代篆刻的先河。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印章在政治需求的形势下,有了严格的规定。为了体现王权的尊贵,只有皇帝所用的印章称“玺”,以玉制作;臣民使用的印章称“印”,用金、银、铜等制作。入印的文字是秦书八体中的“摹印篆”(秦小篆的一种)。
  汉朝基本沿袭秦制,儒家治国思想逐步形成,封建王朝的典章制度更加完善。为了体现统治者的权威及公私间交往的便利,专门创造了一种用于印章的文字:“缪篆”(小篆与汉隶之间的一种字体)。缪篆简便、易识,笔画横平竖直,方中带圆。其特点是在印章的章法中极易体现出伸缩挪让、顾盼呼应的艺术效果,迎合了儒家谦和恭让、端庄典雅的中庸哲理。
  隋唐以后,印制发生了重大变革。唐太宗酷爱书画,使鉴赏印流行于当时社会中,如“贞观”印。虽然唐宋是书法、绘画的鼎盛时期,但印章却远不如古朴典雅的两汉时期。尤其到了宋代,七叠篆、九叠篆被官印广泛使用,而且印面硕大(汉印精巧别致,规格在2.5公分左右。唐宋官印在5-10公分左右),印章风格也由汉代的白文印变为边宽厚重的细朱文印。 
  古玺、汉印,虽制造精美,但因作者姓名、身份难以考证,当代学术界一致定为印工。宋末元初,大书画家赵孟頫虽自篆印文,但因金属印材所限,仍由印工完成。赵孟頫对印学的贡献巨大,尽管他不是一位集写刻于一身的篆刻家。他与最早的印学理论家吴丘衍提倡的以汉印为正宗的审美观在元代文人、士大夫中被普遍地接受,从而奠定了文人刻印以汉印为基础的美学思想。
  (摘编自王来和《中国印章文化发展浅谈》)
  【注】①纬书,汉代以神学迷信附会儒家经义的一类书,其中保存不少古代神话传说,也记录一些有关古代天文、历法、地理等方面的知识。②三王,指夏、商、周三代的君主。
  1. 下列有关“中国印”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夏、商、周三代的印玺是最早的中国印。当时的功用是在器物上戳压记号,以证明物归谁主。这显然是与伴随私有制而出现的伪诈、奸萌等不正当行为有关。
  B.各行其是,是中国印章的主要特点。从现存的官私印章实物来看,无论书体、材质,还是尺寸、形状,均无特殊定制。
  C.为了体现王权的尊贵,只有皇帝所用的印章称“玺”,以玉制作;臣民使用的印章称“印”,用金、银、铜等制作,直到秦朝才有这种严格的规定。
  D.古玺、汉印制造精美,但因作者姓名、身份难以考证,因此当代学术界一致定为印工。
  2.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3分)
  A.印章的凭信作用是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出现而产生的,起初作为手工业者与商人之间交往的凭证,后来逐步登上政治舞台。
  B.秦朝入印的文字是秦书八体中的“摹印篆”,汉朝则专门创造了一种用于印章的文字“缪篆”,宋代七叠篆、九叠篆被官印广泛运用。
  C.儒家治国的思想在汉代逐步形成。为了迎合儒家谦和恭让、端庄典雅的中庸哲理,汉代专门创造了一种用于印章的文字“缪篆”。
  D.由于受赵孟頫和印学理论家吴丘衍的影响,元代的文人、士大夫普遍接受了以汉印为正宗的审美观。
  3.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3分)
  A.虽然汉代编写的纬书《春秋运斗枢》记载“黄帝时,黄龙负图,中有玺者,文曰‘天王符玺’”,但这并不能作为中国印起源的确凿证据。
  B.春秋战国时期的印章呈现出一种自然、率直、质朴的艺术风格,是因为在这个时期,印人不受某些条框的束缚,自由地将自己的审美情趣注入创作之中。
  C.当代著名书画、篆刻家来楚生先生就是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玺印风格中得到启发,用古玺的章法表现小篆的内容,从而开现代篆刻先河。
  D.隋唐时期中国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印章发展到此时在印制上也有了重大的发展突破,出现了鉴赏印,如“贞观印”。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张春,字泰宇,同州人。天启二年,辽东西尽失,廷议急边才,擢山东佥事,永平、燕建二路兵备道。关外难民云集,春运筹有方,事理而民不病。累转副吏、参政,仍故官。七年,哈刺慎部长汪烧饼者,拥众窥桃林口,春督守将擒三人。烧饼叩关愿受罚,春等责数之,誓不敢叛。崇祯元年,兵部尚书王在晋惑浮言,劾春嗜杀。春具揭辩,关内民亦为讼冤。在晋复劾其通阉克饷,遂削籍,下法司治。明年,法司言春被劾无实,乃释之。三年正月,永平失守,起春永平兵备参议。春言:“臣身已许此城,不敢少规避。但必求济封疆,此臣区区之忠,所以报圣明而尽臣职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