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360字。
《郑伯克段于鄢》知能优化演练
一、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遂寘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公语之故 故:旧事
B.段不弟,故不言弟 弟:弟弟
C.孝子不匮,永赐尔类 类:同类的人
D.未尝之羹,请以遗之 遗:赠送
解析:选A。故:缘故。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郑伯克段于鄢克勤克俭
B.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C.尔有母遗,繄我独无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D.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解析:选C。C项,两个“遗”均为“送,赠与”。A项,第一个“克”是“战胜”,第二个“克”是“能,能够”。B项,第一个“隧”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挖地道”;第二个“隧”是名词,“地道,隧道”。D项,第一个“完”是“整治齐备”;第二个“完”是“保全,存在”。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公赐之食闻之,有献于公
B.火尚足以明也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C.尔有母遗,繄我独无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D.不及黄泉,无相见也爱其母,施及庄公
解析:选C。C项,第二人称代词。A项,第一个“之”是代词,代颍考叔;第二个“之”是代词,代指庄公发誓,继而悔之这件事。B项,第一个“以”是连词,表目的;第二个“以”是介词,“拿,用”。D项,第一个“及”是“到达,到”;第二个“及”是“延及,到。”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