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小题,约7630字。

  成都石室中学高2014级10月月考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全卷满分150分)
  一  积累与运用(35分)
  (一)语言文学运用(20分)
  1.下面加点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百舸(gě)    埋藏(zàng)   召唤(zhāo)   颤抖(chàn) 
  B.河畔(pàn)   似的(shì)    下载(zǎi)   倾圮(qīng pǐ)
  C.牌坊(fāng) 漫溯(sù)     发酵(jiào)  藤蔓(wàn)  
  D.竹篙(gāo)   拘泥(ní)    给予(jǐ)   遒劲(qiú jìn) 
  2、下面词语字形只有一个错误的一组是(3分)(    )
  A.寥阔  峥嵘  遏制  箫瑟  一筹莫展
  B.斑斓  神洲  急躁  凄惋  轻歌曼舞
  C.碳灰  蹩脚  雾霭  波滔  耳熟能详
  D.飘泊  旗杆  惆怅  煽动  历尽苍桑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虽然计算机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但拥有了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会那么轻而易举,一蹴而就。
  B.经过老师的精心点拨和自己的认真思考,李清心里突然觉得恍然大悟,找出了这道题的正确解法。
  C.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D.钱老先生年事虽高,意气却不减当年,身体也还刚健。他发下宏愿,要趁风华正茂之时,走遍祖国的大好河山,亲自见证祖国的巨变。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学生应该重视课前预习,在预习中发现问题,上课时就可以向老师提出质疑。
  B.记者日前通过调查发现,中国人不爱喝牛奶的原因主要是由人们的饮食习惯还没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相应改善所致。
  C.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D.文化底蕴是指个人文化知识的积累,这种积累越多,你的思考就越全面越深刻,你的联想力也会越强。
  5. 将下列6句话按照合理的顺序填在横线上,使之成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4分)(只填序号)
  在历史上诗与乐有很久远的渊源,在起源时它们与舞蹈原来是三位一体的混合艺术。
  。            。          。         。         。       。三者虽分立,节奏仍然是共同的要素,所以它们的关系常在藕断丝连的。
  后来,文化渐进,三种艺术分立
  声音、姿态、意义三者互相应和,互相阐明
  音乐专取声音为媒介,趋重和谐
  诗歌专取语言为媒介,趋重意义
  三者都离不开节奏,这就成为它们的共同命脉
  舞蹈专取肢体形式为媒介,趋重姿态
  6. 仿照前面的句子,仍以“美”为话题续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与前句相同,并能与前句结合形成旨意统一的语段。(4分)
  美,可以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中,也可以在炸毁的大桥旁;
  美,                                                       ;
  美,                                                        。
  (二)名篇名句(10分)
  7. 根据课文内容补写出空缺部分。(共十句,每句1分,共10分)
  (1)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2)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3)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4)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5)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               
  。
  (6)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
  (7)恰同学少年,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8)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       ,          。
  (9)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10)但我不能放歌,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三)文学常识填空(5分)
  8. 《             》是戴望舒的成名作,采用象征手法,以“雨巷”和中国古典诗词常见意象“              ”为核心意象,运用叠句重唱、反复等手法,形成回环往复的旋律。
  9.《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史官           
  所作。它是对《春秋》这本经书作注,称“传”。后世对《春秋》作注的《左传》、       
  和                 合称“春秋三传”。
  二  阅读与鉴赏(55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6分)
  水仙子  夜雨
  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10. 题目为“夜雨”,但全曲却无一“雨”字,那么作者是如何写“雨”的?请简要分析。(3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