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200字。
浅析毛泽东诗词的自然美
四川省营山县双河中学 李 英
内容提要: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他的政治的一生有是伴以其诗意的一生。其诗词具体以山、水、人的世界来展现中华民族的奋斗史及建设史,充分再现了中华江山的自然之美。同时,赋予社会历史舞台上的主角-----“人民”以美好的社会理想,并于此展现了中华儿女美好人性的一面。诗人用充满起独特的艺术魅力的语言,凝铸了其革命现实主义于革命理想主义的审美理想,从而铸就的一首首反映中华民族新民主主义革命及社会主义建设这一艰辛历程的伟大“史诗”,成就了中华艺术长廊的一颗明珠。
关键词: 毛泽东诗词 自然美 会心风物 美沁心脾
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天才的艺术家。他领中华文明之真谛,吸西方文明之精华,开启了东方复兴于人类进步之新纪元,全世界人类莫不瞻仰他、崇敬他。可以说,毛泽东作为伟大的一生是中国历史的最佳缩影。从其创作中,我们不难解读他的人生、理想于抱负,其中尤以其诗词为首,郭沫若曾赞其诗词乃“经纶外,诗词余事,泰山北斗”。①
综观其诗词,我们发现毛泽东的诗词多从山、水、人等这诸多的审美对象出发,用革命家的气魄与眼光,把他对自然、社会、历史及人生的邃密考察和深沉思考,用革命浪漫主义和革命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以其独特的笔调谱写而成一首首饱含其激情,寄予其美好理想,凝铸着其炽热的灵魂与血肉的诗词。它也是融自然美、人性美与风格美为一体的值得我们中华儿女骄傲的“泰山北斗”。
“美必须事一个具体的,有限的生活形象的存在,不管是一个社会形象还是一个自然现象。”②在毛泽东诗词中,“美”的具体物象就是一副副如诗如画的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风景。“美”由此而诞生于其主观意识,从而成为艺术的美。而“自然美就是一种雏形的起始阶段的艺术美,也还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同统一”,③毛泽东诗词中的自然美就是诗人对大自然的审视,其笔下“会心风物”,莫不“在人耳目”,“美沁心脾”。自然美的本质就在于“自然的人化”。但是,正如美的本质内容是现实对实践的肯定,而美却还是有其具体的形象性一样,自然美的本质内容“自然的人化”,而自然美的现象形式却是形式美。具体是我“自然的人化”即是客观物质存在的美的形态,从美的社会性来理解毛泽东诗词中具体的自然美之所指,我们由其诗词的具体物象来探讨。
文章自古以来“起于兴作,兴于自然,感激而成”,无不“应物便是”。④于是,一切有机生命便借“山”、“水”等自然物质逐一释放诗人自己复杂的情感。
“模范山水”,(刘勰《文心雕龙•物色》)乃诗人常事。毛泽东作为一诗词家,其写“山”写“水”之情不在山水之间而超越于山水之外,他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在其笔触所至,挥洒之间,绮丽雄浑的祖国河山之美尽显本色,这是饱蘸其热爱之情而渲染而成的一幅幅或妩媚娇柔或苍劲壮美的历史长卷。这是其具体的“自然的人化”的最终所在,即是使自然成为确证和实现他的个性的对象,成为他的对象。最终。心灵超越了自然,同时,使自然迁就了作者自身卓越的审美理想。“山”、“水”在毛泽东诗词中就以具体的物象来“实现”其个性,成为其“对象”。
在毛泽东诗词中,其所写之“山”,南有“颠连直接东溟”的“会昌城外高峰”。北有“山舞银蛇。原驰蜡像”的“北国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