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8530字。
安徽省涡阳三中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10月考高二语文试卷
2011-10-13
(本试卷分为两卷,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I卷
一、(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老、庄本为同乡人
王振川 蒋门马
涡阳、蒙城,古代本是一地,1864年涡阳建县,由蒙城、宿州、亳州、阜阳四县析地而成。涡阳建县前,亳州与蒙城相邻,涡阳的蒙关村、范蠡村等都是原蒙城的地方。
当代知名学者陆钦说:“《庄子》是一部具有永恒价值的哲学著作,也是难得的文学作品。”评价是精当而中肯的。他在《庄子思想与传统观念》一文中,对道家文化与儒家文化做了个对比,说:
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文化与邹鲁儒家文化迥然不同。儒家文化是建立在血亲宗法关系基础上的专制文化;而道家文化孕育在江淮大地,庄子视野开阔,鸟瞰高山大川、浩瀚大海,追求人与自然合而为一的理想境界。(p761)
“道家文化孕育在江淮大地”,虽没有具体说是什么地方,但地域是说得很清楚了。江淮大地上,安徽涡阳与蒙城,就是孕育道家文化的土壤。今涡阳诞生过老子,蒙城诞生过庄子。陆钦先生与我,大前提是一致的:“道家文化孕育在江淮大地”。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教授牟钟鉴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践两位先生合著的《中国宗教通史》,书中虽没有提到老庄故里具体在什么地方,但他们同样提到了地域:“来自南方荆楚地区的道家文化”,“江汉流域的荆楚文化区”,“楚文化”等。他们讲的是大范围,大地域,但“来自南方荆楚地区的道家文化”,“江汉流域的荆楚文化区”,总应该有一个具体的地方吧?是鹿邑与商丘吗?鹿邑与商丘不在“南方荆楚地区”,与楚无关。而涡淮地区,正是楚文化与中原文化碰撞的前沿,在那里产生道家文化,正是太合适了!老子与庄子,处于江汉流域的江淮地区,涡河又是淮河的支流,老庄诞生在涡河沿岸。他们所创造的,确实就是“来自南方荆楚地区的道家文化”。
我在《老子与范蠡》一书中说过,老子与庄子是世交之家。现在根据老子与庄子之生存期间所活动的地域来看,大多在历史地理亳州与蒙城的范围内。老子故里在涡阳县郑店村。庄子也在这不远的的蒙县漆园范围,即今蒙城县北漆园镇。从老子的弟子范蠡的好友庄生的线索看,庄子很似是庄生的后代。(请参见《史记》)
根据孔孟关系,现将老庄关系再列一表如下:
(一)→(二)→(三)→(四)→(五)→(六)
老子→文子→范蠡→ →稷下学者(黄老道家)
庄生→庄祖→庄父→庄子(老庄道家)
孔子→孔鲤→子思→ →孟子(儒家正宗)
从老子到庄子,前后共计六代人,庶几哉!
“庄子,蒙人”,据考证,蒙就在今天的安徽蒙城。庄子在世时,这地方原属宋国,说庄子是宋国蒙人是不错的;说庄子是楚国蒙人也是不错的,因为这地方在庄子生前死后,都被楚国占有过(宋王偃时宋国曾夺回过“蒙县”,当庄子晚年)。在汉代,这个地方属郡国梁国,所以汉及汉以后又有人说庄子是梁国蒙人的。三种说法,都是正确的。这与历史地理的历时性有关。
老子是今安徽涡阳县人,庄子是今安徽蒙城县人。他们在先秦时代,在涡淮地区自然地形成了道家文化圈。 (选自《老子庄子故里考》,有删节)
1.下列说法不能直接证明“道家文化孕育在江淮大地”的一项是( )
A.陆钦在《庄子思想与传统观念》一文中曾做过论证,认为道家文化孕育在江淮大地。
B.作者本人通过大量的调查及相关历史事实,证明道家文化孕育在江淮大地。
C.《中国宗教通史》一书中曾提到老庄的故里在南方江汉流域的荆楚地区,而江淮是江汉流域的一部分。
D.鹿邑与商丘都不在“南方荆楚地区”,因此与“道家文化”的发源地无关。
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当代学者陆钦评价说,《庄子》不仅是一部具有永恒价值的哲学著作,更是一部难得的文学作品。
B.道家文化追求人与自然合而为一的理想境界,这与江淮大地地势平坦,视野开阔不无关系。
C.根据作者考证,庄子就是庄生的后代,二人同为道家学说的创立、传播立下了不朽的功劳。
D.蒙城这个地方,在庄子在世的时候,曾有一个阶段,既属于宋国,又属于楚国。
3.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事实证明,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文化与邹鲁儒家文化是迥然不同的,二者不存在相同点。
B.据考证,“江汉流域的荆楚文化区”的中心应在今天的涡阳和蒙城这片人杰地灵的宝地。
C.庄生就是李商隐《锦瑟》一诗中“庄生晓梦迷蝴蝶”一句中的“庄生”,他是庄子的曾祖父。
D.说庄子是宋国蒙人、楚国蒙人、梁国蒙人都是可以的,地点并没有变化,变化的只是时间而已。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4~6题。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长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乎天命复奚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