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中学2005届高三第二轮复习
语文训练题(二)
命题人:周 晓
第I卷(选择题,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山岭 聆听 身陷囹圄 高屋建瓴
B.诡辩 龟裂 焚膏继晷 鬼蜮伎俩
c.虔诚 掮客 黔驴技穷 潜移默化
D.暮霭 令嫒 白雪皑皑 自怨自艾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画像 删烦就简 重蹈覆辙 万变不离其中
B.荟萃 绵里藏针 按部就班 初生牛犊不怕虎
c.通牒 真知卓见 文过饰非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D.悖谬 仗义执言 闲情逸志 曾经苍海难为水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我校将开通的互联网站,是帮助学生开拓视野的乐园,也是师生心灵 的渠道。
②我热切地希望我们语言工作者跟社会上有关方面的人士共同努力,根据我国的特点和 ,编写出一套现代汉语的礼仪模式的教材。
③随着转基因食品的逐渐增加,我国政府已明确规定,在国内市场销售的转基因食品,必须进行 。
A.勾通 风俗 标识 B.沟通 习俗 标示
C.沟通 习俗 标示 D.勾通 风俗 标识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这次,他平时自学的电脑维修技术终于派上用场了,只见他二一添作五,一会儿功夫就把电脑故障排除了。
B.网络设计得了大奖后,面对大家的赞扬,他谦虚地说自己只是略通一二,远远谈不上登堂人室。
C.鲁迅对阿Q的描写可谓穷形尽相,这既得力于他写作技艺高超,更因为他对国民劣根性体味深刻。
D.中国书法作为一门传统艺术,在我国很早就跟绘画并驾齐驱,书法家的优秀作品一直被人 们当作珍贵的艺术品来收藏。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北大方正的创始人王选把科技领域里的人才喻为三类:指兔子的人,打兔子的人,捡兔子的人,他自认为是第二种人。
B.写文章要“惜墨如金”、“文不厌改”。前者要求“精约笔墨,词正而理备”,后者要求“反复修改,言畅而意美。”
C.作品的思想纵横驰骋:大至国际风云变幻、人类改造社会、征服自然的壮举、小至地方风俗、街谈巷议、个人的回忆、感想。
D.“国无辞书,无文化可言”,大凡一种成熟的民族语言,基本上要有两部字典——一部是 多卷本的详尽的历史语言字典,一部则是简明的老幼咸宜的小字典。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有的学生考试前会出现失眠、烦躁等现象,这往往是因为他们太在乎考试成绩,心理负担过重所造成的。
B.我们不赞成应试教育,决不是取消考试,而是不赞成以应付升学考试为惟一目的来开展教育活动的做法。
C.中国国防科工委官员介绍说,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的成功发射、应用及运行,使得世界上许多国家对中国的地球卫星产生了浓厚兴趣。
D.“9.11”事件以后,如何防止国家重要设施和人民生命财产再次免遭国际恐怖分子破坏, 已成为美国领导人深感头疼的问题。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光啊,你慢些走
印象中光总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让人抓不住踪迹,总希望能给光踩一脚刹车,看清它的模样,说一句:“累了吗?歇歇吧。”而现在,科学家真的能勒住光的缰绳。别再以为光是“神行太保”,它也可能像蜗牛一样蜿蜒蠕行。
小学生都知道,宇宙中光跑得最快,这不仅表现在光的速度快,而且它走的路线一定是最短。在真空中,光速能达到每秒29.979万公里。光从太阳射到地球。用不了8分钟。而一束月光照到大诗人李白的床前,仅需2秒钟。不过宇宙太大了,从最近的一个星系发出的光要经过200万年才能到达地球。
革命性的实验发生在1999年以后,科学家首先使光速减慢,几乎达到与城市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一样的速度(时速60公里)。随后,又接近于人散步时的速度(时速1.6公里)。2001年,他们甚至让光直接停了下来。这听起来似乎是不可能,但它的确是真实的。
科学家早就知道,光的传播速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同的介质中有着不同的速度。光的最快速度只有在真空和物质稀薄的空间才能达到,例如在空气中;光在进入水或玻璃等介质后,由于折射传输速度会变慢,但在普通的光学材料里光速一般只会减慢到原来的几分之一,还是太快了。
科学家采用的新“介质”由施加激光后的超低温原子云构成。研究人员首先将大量钠原子组成的原子云冷却至接近绝对零度(-273.15℃),形成所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状态(这种物质凝聚态的存在是1924年爱因斯坦和印度物理学家玻色预见到的。根据他们的理论,当一批原子被置于极低温度的高度真空之下时,它们之间的相对距离减至最短,原子就失去单个粒子的身份,而表现得像一个单一的“超级原子”),在这种状态下原子的速度几乎等于零,结果钠原子就被迫互相重叠,形成一种“凝聚物”。这种“冷凝物”一般会吸收照射它的光线,但科学家使用一种特殊激光束对其进行处理,当光通过时它表现为透明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