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小题,约5870字。

  诗歌鉴赏试题精选
  第Ⅰ部分    北京历年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总
  1.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①—②题。(6分)
  登鹳雀楼    畅 当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注]鹳雀楼:唐朝时建于今山西省永济县西南高阜上的一座三层楼,是当时的登临胜地。
  ①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3分)
  A.诗人的视角在前后两联发生了转换,前一联写俯视所感,后一联写纵目所望。
  B.前一联真实客观地写出了鹳雀楼耸入云天、飞鸟难及的巍巍高度。
  C.后一联以天垂四野、黄河奔向远方山谷的壮阔景象,映衬出鹳雀楼的雄伟气势。
  D.运用对偶,给人以工整匀称的美感,这是本诗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
  E.全诗主旨是抒发诗人登上鹳雀楼凭高四望时胸中所涌起的壮志豪情。
  ②唐代诗人王之涣曾经写下一首著名的同题诗作,与畅当的诗相比,王之涣的诗显然更胜一筹。你认为王之涣的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3分)
  附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对下面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蝉   虞世南
  垂緌(ruí)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垂緌,指蝉。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    
  A.首句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含有象征意义。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诗人将“贵”与“ 清”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   
  B.次句写蝉声之远传。“流响”状蝉声长鸣不已,悦耳动听。一个“出”字,使人感受到蝉鸣的响度与力度。   
  C.三四句蕴含深意,表明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 表达出对高尚品格的热情赞美。
  D.这首诗,事,景,情,议融为一体,显示出诗人寓情于景的艺术才能。
  3.读下面的词,完成①-③题。(7分)
  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①对这首词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描写了秋季的天空寥廓苍茫、大地草木凋零的典型景色。
  B.“黯乡魂,追旅思”是说诗人面对秋景更加思念故乡,回首望去一片幽暗,不禁追忆起旅途行程。
  C.“夜夜除非”的“除非”两字意为“除此之外,别无可能”。
  D.这是古代诗词中借秋景抒发离别之情的名篇,情虽悲凉哀婉,气却沉雄刚健。
  ②“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③这首词在景物描写方面有哪些特点?
  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②题(7分)
  移居(其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