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720字。

  惠州市2012届二调考试
  《不知者无畏》作文指导及讲评
  题目回放: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数学家高斯18岁时解开了一个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悬案!多年后,高斯回忆说:如果导师告诉我那是一道两千多年没有解开的难题,我不可能在一个晚上就把它解答出来。
  海伦•凯勒说:我没有见过这个世界,所以我可以描绘出更加美丽的世界。
  一位中国作家也说:不知者无畏。
  请以“不知者无畏”为标题,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不少于800个字(含标点符号)。
  一、审题立意
  首先,我们要仔细阅读材料,弄清楚材料提供给我们的有效信息。
  1、18岁的高斯——不知数学难题2000多年无解——结果一个晚上就将其解出
  2、盲人作家海伦凯特——没有看过世界——可以描绘出更加美丽的世界
  3、中国作家:不知者无畏
  在仔细读题之后,我们应该注意:
  第一:不知≠无知。不知是指不知道真相、实情,属于中性词,而无知往往是指没有知识,不明事理,缺乏知识和重要常识(有时指对象对于相关领域),是属于贬义词。
  第二:不知≠未知。我们所认为的不知是对现有的、既成的事实或真相的不知。而对于未来的不知道,不适宜作为材料来写。比如有同学写道:韩信因为不知道将来刘邦会杀他,所以他才能够在战场上无畏杀敌;司马迁不知道自己将来能够成为一代史学大家,所以才无畏接受了宫刑。
  第三:“畏”字,(将这个“畏”字写错的同学太多了)应该怎样理解:畏惧?害怕?敬畏?我认为题目应该理解为:因为“不知”,所以才可以无所顾忌,无所畏惧地而不受太多的拘束、限制,敢于去想,敢于去做,敢于去冒险。
  第四:“不知”与“无畏”的关系。我们认为两者之间是因果关系。
  ①因为不知,所以好奇、善良、有创新
  ②因为无畏,所以充满自信、敢于尝试
  ③因为因为有了一颗无畏的心,所以才更显得不知,才能够将不知变成有知。
  ④因为不知,所以能无所顾忌地冲破教条与权威,大胆探索。
  ⑤因为不知,所以有勇气坚持自己的信念,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
  ⑥为人处事要有自信、不断激发自身潜能、要有良好的心态、要敢于尝试,要充满联想。
  根据这样的理解,我们推断哪些材料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