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45张,另有教案和素材。

  3.《蜡烛》配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
  1.积累词语,把握其读音、词意。
  2.了解战地通讯的特点。
  3.整体把握故事内容,理解战争作品的主题。
  4.把握记叙的要素,了解通讯的问题特征,逐步提高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
  5.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分析其行动描写,深层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
  1.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探究这篇通讯感人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
  【教学方法】
  1.自读感知法
  2. 探究合作法
  3.点拨引导法
  4.品析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蜡烛,曾是人们常用的照明工具,在黑暗中,一点昏黄的光往往勾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勾出无限遐想。于是,无论中俄外,都有许多诗文以蜡烛为题。同学们知道有哪些关于蜡烛的诗句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借烛烘托出久别重逢的情意与温馨。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杜牧),借蜡烛写离别。现在,蜡烛已失去它本身的实用价值,但我们仍常用它来寄托某种情感:喜庆,或是忧伤……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西蒙诺夫的《蜡烛》更是抒写了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纯洁而又令人震撼。
  二.文学常识
  1.回 顾 历 史
  二战——苏德战事简介
  1941年6月,纳粹党控制西欧后,德军侵略苏联,破坏了双方1939年签定的条约。德军长驱直入苏联,围攻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苏联损失惨重,百姓生活困苦。
  德国以为胜利在即,但俄罗斯人坚决抵抗。俄罗斯寒冷的冬天冻死了很多毫无准备的德国士兵。1943年1月,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败,90 000多名德国士兵成为俘虏。虽然战争仍然持续两年,但这是纳粹党末日的开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