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8970字。
辨析并修改病句学案
编写:张汝友
2011-11-11
【高考目标导航】
高考对该考点的考查要求:辨析并修改病句。
高考中病句考查的类型有六种:(1)语序不当;(2)搭配不当;(3)成分残缺或赘余;(4)结构混乱;(5)表意不明;(6)不合逻辑。
【基础知识梳理】
“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层级为D级(表达运用)。病句指那些语言表达有毛病的句子,即不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规范或违反客观事理的句子,前者是就语法结构方面而言的,后者是就逻辑表义方面而言的。辨析病句,是指对病句的辨别与认识,一般以选择题形式考查。修改病句要求指出并修改病句,使之成为正确的句子,一般以主观题形式考查。考试说明将病句类型明确界定为六种,即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四种为语法性错误,后两种为语义性错误。
病句在近几年高考中呈现以下特点:
1.出现频率高 病句考查是高考题中持续时间最长、重现率最高的考点之一。
2.题型较固定 题型有两种,一种是病句判断单项选择题,一种是综合改错题。前者出现的频率较高。
3.测试重点突出 在高考考查的六种病句类型中,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尤为突出。
4.考查目的明确 从试题的选材来源看,高考试题中所选的病句一般是人们在语言交际中经常出现的有代表性的句子;从试题结构来看,每一道试题均从不同的方面来考查考生对病句的辨识与修改能力,同一种语病在同一张试卷中一般不会重复出现。
5.考查形式渐趋综合化 高考试题中不仅考查常见的六种语病,有时一个选项中有多种病因,难度有所增加。
6.病句修改多以应用文为依托 病句修改是一道综合性试题,该题型多以主观题的形式以应用文为语言材料考查,本考点仍将是2012年高考不可忽视的考点。
【病句类型分析】
语序不当:共8种。
句子成分位置不当分出5小种。
(1)错把定语放在状语的位置上。例如:这次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参加论坛的中外各界人士在论坛期间就环境保护、人才培养、普及教育等众多议题为期两天发表意见并进行各种交流。
(2)错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例如:旅行社和旅游者签订的今后的合同中,要明明白白写清楚需要另行支付的自费游览项目。
(3)定语和中心语位置不当。例如:玛丽安在路边的碎石堆里偶然发现几个形状奇特的化石牙齿,兴奋异常,却始终认不出那是属于什么动物的。
(4)多层定语语序不当。例如:考古学家表示,日前出土的烧造砖类建筑材料,经研究认定为仰韶文化时期的首次发现的陶砖,这个发现将中国制砖史提前了一两千年。
(5)多层状语语序不当。例如:科学家对处于北极圈内的加拿大海域乘坐考察船进行了长达15个月的考察,他们的结论是,这一地区变暖速度远快于预期。
(6)关联词语的位置不当。例如:有些炎症,西药中药都能治。不但中药能与一般抗菌素媲美,而且副作用小,成本低。
(7)并在一起的短语的语序不当。例如:大学毕业生不应该只关注一己之屈伸,一家之饥饱,真正需要关注的是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个人对于群体、社会、他人的责任和义务。
(8)复句的分句语序不当。例如: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60周年而举行的海上阅兵,标志着中国已经迈入了“大海军”的时代,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海军的精神风貌和巨大成就。
搭配不当:共7种。
句子成分搭配不当6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