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7440字。
兖州市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
高一语文试题
2011.11
注意事项:
1. 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2. 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 Ⅰ 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拎着(líng) 契据(qì) 箕踞(jù) 解剖(pāo)
B.屏息(bǐng) 忸怩(ní) 寂寥(liáo) 尸骸(hái)
C.惩创(chuāng) 玉玦(jué) 篱笆(ba) 悄然(qiǎo)
D.菲薄(fěi) 隽秀(juàn) 攒射(cuán) 踟躇(chí)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www..com
A.噩耗 叱骂 作揖 炒鱿鱼 睡眼惺松
B.喋血 编缉 谄媚 揩地板 博闻强记
C.桀骜 横亘 漫溯 水龙头 嬉笑怒骂
D.殴打 创伤 步履 万户侯 星辉斑澜
3.下列依次在横线处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日本此次受灾, 了强震、海啸及核 三重劫难。在人类抗击自然灾害这一方面,日本的事实具有标本性的研究价值, 是吸取教训和学习经验的“富矿”。
A.汇集 泄露 必定 B.汇合 泄露 无疑
C.汇合 泄漏 必定 D.汇集 泄漏 无疑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只要认定是真理,就是老师在前,也要据理力争,当仁不让。
B.他才思敏捷,写诗作文一挥而就,我同意他担任宣传委员。
C.球迷们的批评是尖锐了些,但良师益友,对球员是会有帮助的。
D.疾风知劲草,今天的困境正是对我们每一位战士意志品质的考验。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经过几天的苦思冥想,我终于明白了他为什么要我回来的原因。
B.《我与地坛》的作者是当代著名散文家史铁生写的。
C.最近发生的广东佛山两岁女童悦悦连续被两车碾轧不幸身亡应该引发我们全民的深刻反省,而不仅仅是对那十八位路人袖手旁观的冷漠的指责与批判。
D.《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表达了诗人对尘世幸福生活的向往。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文化要发展 环境需宽松
当下,“文化”成为最热的词之一。人们现在都同意,“文化”很重要,如何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形成中国人自己的文化,增强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已成热门话题。但这种共识其实是相当模糊的,很多争议正因此而生。学繁体字,背《弟子规》,恢复唐装,开国学班,行祭拜礼……近年来,围绕“传统文化”生出的热闹一场接一场,包括这几天引发如潮批评的“中华文化标志城”项目,但讨论的背后都离不开对“文化”概念的深层次辨析
“中国有极好的传统文化,但没有注意保留。忘记了旧的,又没有建立起新的。”作家池莉对“中国文化的远去”深感忧虑。这种忧虑肯定不止她一个人有
文化内涵十分宽泛庞杂。我们所言的“传统文化”其实仅是纸上记载的“文化”,而且多半是今人带着有色眼镜改造过的“文化”。
现在,传统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可以放假了,我们因此就能接续传统吗?凭空造起一座“文化城”,炎黄子孙就能拥有精神家园吗?那些主持孔子或其他某子祭拜典礼的官员,对孔子或某子的精神思想有多少理解?讲庄子的于丹登上了福布斯财富名人榜,讲三国的易中天粉丝如潮,说明国学复兴了吗?
我们先得搞清楚: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什么是我们当下的文化,我们想要一个什么样的文化,我们可能得到一个什么样的文化
文化是不断变迁的,而且这种变迁并不完全以权力的意志为转移,一个族群的文化会与环境不断发生互动。在当代世界中,我们的文化将如何演变,将来形成一个怎样的格局、得到怎样的结果,我们需要思考,政府也可以有一个主导的追求方向,但结果无法断言
思考和追求时,我们需要正视三个问题:一、发展文化是为了什么?为了人的幸福,还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抑或为了方便治理?二、世界的现实和大势是什么?三、政府在塑造文化方面的可能性和限度在哪里?
文化的演变有自身规律。如果不考虑世界的现实和大势,所谓复兴就可能变成复古——复古不一定不好,但别打着复兴的旗号忽悠人。如果不尊重文化进化的自然规律,所谓建设文化就可能变成戕害文化。
拿现在人们纷纷说要复兴的国学为例。据学者研究,中国历史上国学最繁荣的时期有三个,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