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小题,约6650字。
万州二中2014级第一学期语文中期考试题
说明:本考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基础知识及应用(21分,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叱咤(zhà) 团箕(jī) 绯红(fěi) 遏止(è)
B.作揖(yī) 浸渍(zì) 叱骂(chì) 颓圮(pí)
C.瞋目(chēn) 陛下(bì) 屏息(bǐng) 泪下沾襟(jīn)
D.寥(liáo)落 菲薄(fěi) 解剖(pō) 堕入地狱(duò)
2.下列各项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不加思索 沧海一粟 黯然神伤 漫江碧透
B.激浊扬清 铤而走险 凄婉迷茫 相濡以沫
C.头晕目眩 不记其数 忸泥不安 峥嵘岁月
D.书生意气 星辉斑澜 天伦之乐 毫不相干
3.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①.可是在这时节又有谁愿意_ _ 这样的礼物呢?据说只好送给医院由科研人员
拿来做实验用,我们不愿意。
②.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________了他那扭转乾坤的大手:“我们也
要搞人造卫星!……”
③.她________“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________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A.接受 舞动 不仅是 也是 B.接受 挥动 不是 是
C.接收 挥动 不是 是 D.接收 舞动 不仅是 也是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对于请愿的事,一向就不以为然。他认为在“三•一八”惨案中遇难的爱国群众,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此外深的意义很寥寥。
B.丁香花纤小文弱,清香幽雅。古代诗人以此立意,写出不少古今传诵的佳作,丁香成了古代诗词中人们耳濡目染的意象之一。
C.入夜,月色溶溶,水天相接,我们或坐在树下谈笑自若,或坐在船上扣弦高歌,或立于小石桥上对月凝思。
D.1926年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打死打伤二百余人,制造了耸人听闻的“三•一八”惨案。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水均益曾经采访过两次叶利钦。
B. 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研究天然气价格及天然气利用,将有计划地提高天然气的价格,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C.散文能提高和洗涤人的灵魂和精神境界。
D.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是用身体和意志证明自己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是用精神和毅力表现自己突破生命局限的志气和勇气。
6.请选出下列句子组成意思完整、前后衔接、语序最恰当的一段话。
① 忽然,谙于调配光度的青苔媒婆燃亮所有的小虫子,给鸟儿谈情说爱照明。
② 鸟儿回来了,在树叶间相互追寻。
③ 他们很希望能看见点什么。
④ 此外,山楂果和蔷薇子的殷红色泽也不够。
⑤ 夜幕降临到困倦的树林。
⑥ 但是,星星太远了,而月亮也未落到足够近的位置。
A .⑤②③⑥④① B. ⑤③②⑥①④ C. ②⑤③④⑥① D .②③⑤④①
7.下面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述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春秋三传” 之一。
B.《小狗包弟》一文思路清晰,行文自然;以身边琐事入文,抒发了真挚的情感,在构思上做到了以小见大。
C.《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战国策》由西汉刘向编订,十二策、三十三篇。是我国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为司马光。鲁迅称《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9分,翻译题10分,简答题3分)
杨景行,字贤可,吉安太和州人。登延佑二年进士第,授赣州路会昌州判官。会昌民素不知井饮,汲于河流,故多疾病;不知陶瓦,以茅覆屋,故多火灾。景行教民穿井以饮,陶瓦以代茅茨,民始免于疾病火灾。豪民十人,号“十虎”,干政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