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卖柑者言
一、教学目标
1.简介作者及文中提及的东方生。
2.疏通课文,掌握文中的生字和疑难词句,能直译全文。
3.掌握文中“一词多义”和“多词一义”以及“古今异义词”。
4.分析课文内容,归纳课文主题。
5.分析课文的写作特色。
二、导入新课。
以“卖油翁”导入。一个普通的卖油老人给不可一世的陈尧咨以深刻的教训,向我们讲述了“熟能生巧”的道理。生活中的普通人由于生活经验的丰富,往往会讲出深刻的生活道理。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普通的卖柑者,听听他给我们讲述了怎样的一个道理。

三、简介刘基、东方生。
刘基(1311--1375),字伯温,元至大四年夏历六月十五日出生于南田武阳村。武阳村当时属青田管辖,时人称他为刘青田。明洪武初年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他死后139年,即明武宗正年(1514),被追赠太师,谥"文成",因而后人又称他文成公。文成县就是以他的谥号命名的。
刘基是我国历史上卓越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杰出的文学家、哲学家。生于元末,自幼聪敏,长大后博览群书,因而才干、学识大大长进。他胸怀救时济世之志,于23岁考中进士,投身仕途。当时的元政权,君主昏庸,官吏腐败,民不聊生。刘基目瞩这种危机四伏的时局,并不气馁,仍以国事为重,清廉刚直,效命朝廷,忠于职守,总想为国家民族干一番事业,可是在元代民族歧视严重的官场上,并不得志。自26岁出任江西高安县丞,长期充任江西行省椽史、江浙行省儒学副提举、浙东元帅府都事、行省枢密院经历之类从七品、七品小官,后来虽小有迁升,一度当上从五品的行省郎中,但旋即仍以七品的资格改授处州路总管府判,浩然之气受到抑制。加上此国性农民起义已风起云涌。他面对现实,逐渐认识到元朝灭亡、改朝换代已成必然之势。于是在48岁那年弃官在家乡武阳隐居,著《郁离子》2卷。
元至正二十年(1360),朱元璋军下金华,定括苍,仰慕刘基的名声,盛情邀请他出山。这时刘基已50岁,应邀前往金陵(南京),进献"十八策",论天下安危,于色。朱元璋大喜,专设礼贤馆款待。从此,刘基成了朱元璋的主要谋士,宏才大略得到施展。
刘基在统一中国创建明王朝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此外,对大明历法、律令的制订、南京城竽宫的修筑设计也曾作出贡献。
刘基是大明王朝的开国元勋之一,但朱元璋大封功臣时,刘基却不求名利,不以功臣自居,一再谦让,故官爵比其他功臣低,授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弘文馆学士、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封诚意伯。年俸禄240石,也比其他受封伯爵的大臣低。但即便如此,由于他嫉恶如仇,刚正不阿,敢于直言,不久便得罪了丞相李善长、胡惟庸等人,并逐渐失云朱元璋信任。洪武四年(1371),刘基请求告老还乡,退出政治舞台,时年61岁。
刘基是元末明初负有盛名的诗文作家,所著《诚意伯文集》共有二十卷。他由于经历了元、明两代政权更迭的纷扰动乱,阅历较广,特别由于他对元末统治者腐朽堕落、贪婪暴虐的反动本质认识较深,憎恨甚切,作品中所反映的生活,自然也就或多或少地揭示了历史的真相。他作品中的不少篇幅就是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反动本质以及他们压榨掠夺人民的罪行的,思想性、艺术性都比较强。《卖柑者言》即是其中一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