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5题,约7820字。

  2011学年新安江中学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
  语文试卷
  考生须知:
  1.试卷共6页,有25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卷相应的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3.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将姓名、考号信息分别填写在答卷相应的位置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嗥叫 (háo)   看守(kān)    苗圃 (pú)   斐然(fěi)   搁不住(gē)
  B.尽管(jìn)    谶语(chèn)    摈弃(bìn)    校准(jiào)   哈巴狗(hā)
  C.庇护(bì)    邈远(miǎo)    弩箭(nǔ)    怄气(òu)  拈阄儿(niān)
  D.踮脚(diǎn)    散漫(sàn)    肖像(xiāo)    佣金(yòng)   瞥一眼(piē)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那些扎根在这里的丁香花,年年的春天里盎然喷吐着芬芳,激昂讴歌,赞美着和平幸福的生活。
  B.当我们踏着繁华街市中越来越炫丽的霓虹灯的灯影归家,为再也找不见旧时灯影的痕迹而发出一声叹息的时候,那些灯影斑驳的往事,注定会在午夜梦回时幽幽地呈现。
  C.随着时间的变化,传统中某些成分会变得无处可用而逐渐淡化以致衰亡 。
  D.在一个泛娱乐化的时代,艺人出书,已经成为一种时髦,也成为出版商览钱的一种方式。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对近日发生的360与QQ纠纷事件,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工信部对这一事件高度重视,将坚决维护市场秩序和网民利益。
  B. 日前,浙江省将全面开展网吧和电子游戏经营场所“百日整治集中行动”,如果一旦发现网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就将予以重罚。
  C.清明、端午、重阳等是我们民族的传统节日,表面上它们只是一种形式,但是谁又能否认它们不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呢?
  D.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设有最受大学生欢迎的主持人,最受大学生欢迎的电视剧和最受大学生欢迎的栏目。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2010年10月25日,印尼苏门答腊岛遭受里氏7.7级强震冲击并引发海啸。在此危难时刻,中国人民感同身受,立即提供紧急救灾援助,支持印尼人民抗震救灾。
  B. 这家公司的员工活动室里,各种运动器材应有尽有,真是汗牛充栋。
  C.尽管央行规定,“对非自住房、非普通住房的贷款条件,金融机构适当予以提高”,但是,在市场竞争比较激烈的情况下,这项规定得到执行的可能性微不足道。
  D. 苏茂隆画展在四川美术家画廊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5、根据张正祥的事迹,请为他写一段颁奖词,要求表达连贯得体,并至少运用一种修辞:(4分)
  张正祥今年61岁。30多年来,他把心血都花在了滇池保护上。最多一周,他就会绕滇池一圈,检查滇池的污染情况。绕滇池一周的长度是126公里。至今,张正祥已经绕滇池走了1000多圈。这12万多公里的行走都是为了阻止对滇池的污染和破坏。
  分人,一生从未踏上土地。
  ①踩在松动的土地上,我感到肢体在伸张,血液在涌动。
  ②劳动是上帝的教育,它使我们自己与泥土和大自然发生基本的联系。
  ③看着旷野,我有一种庄稼满地的幻觉。
  ④我想大声喊叫或疾速奔跑,想拿起锄头拼命劳动一场。
  ⑤爱默生认为,每一个人都应当与这世界上的劳作保持着基本关系。
  7.下图是今年杭州推出的特色街区“南宋御街•中山路”的LOGO(标识),请根据构图特点,用简洁语言说明LOGO内涵。(5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8—10题。(9分)
  图像及图像之外的汉字与中华文化
  林谷芳
  中国文明是世界上现存唯一绵亘超过四千年的文明,也是唯一在这长时间中绵亘使用表意文字的文明,这两个唯一显非偶然,于是,谈中国文明,乃必得及于这文明的根源之一——汉字。
  在人类学家眼中,文字的发明是文明的一大跃进,堪与比拟的只有用火、产业革命与资讯革命,而使人类从蒙昧至开启的尤赖于此。文字的发明让知识可以大量累积,后世乃能够超越一代的生理局限,直接站在历史巨人的肩膀之上。
  然而,知识积累固是文字发明对文明的最根本影响,但其作用尚不止于此,它一定程度更影响了文明乃至生命的属性。
  谈汉字,多数人首先连结的当然是书法。书法源自特殊的书写工具----毛笔,不过,更根柢地,则源于汉字本身的结构性使图像在规范中又有无限排列的可能,由之乃开展出丰富的线性世界,要说中国人的线性美学多缘于此也不为过。
  书法被首先连结,是因它太特殊了,其实谈文字,最自然会想到的是文学。文学并不只是对语言的艺术记录,语言之外,文字本身还影响了文学的形式与内涵,这在非直接由语言拼音而来的表意文字尤然,从中国诗词的对仗到文言文的精练就都与汉字单位、孤字、表意的属性直接相关。
  表意文字使文字与语言保持了一定距离,让文字能更长于凝练性的表达,这一方面成就了中国文学的特殊美感,另一方面则形塑了中华文化的特殊属性。
  中华文化能绵亘数千年实因于传承者强固的历史认同,汉字在此则不仅让人可以接续前朝,连历史之原典亦可亲炙,由此,所谓“上下五千年”才不至成为空话。而更甚者,就因语、文一定程度的分家,语言之分歧乃不直接导致族群的分歧,否则,以中国地缘之大、地理之复杂,若用拼音文字,怕不早已分成几十个国家!也因此,中国文明既能一统——保有稳定的共同根基,又能发展各地的特质——适应多元的环境,文化上“一元性与多元性的并存”使中国虽历经挑战却依然茁壮,而它,则缘于书同文、语多样的历史发展。
  谈汉字,在美学、文化外,最终也更幽微的,是它与中国人认知思维与感悟的关联。孤字、图像化、凝练性,不仅在艺术上长于意象的表达,在认知上更使人具备直观、整体掌握的特质。汉字不因语音的连续阅读而得,观者是直就图像而起,中国哲学之常直接以拈提触发生命,不在哲理辨析上着眼,就与此有关。
  汉字的种种与中华文化如此相关,也因此,对汉字的看法常就直接反映了我们对自己的态度。“五四”以来的白话文运动,力图使语、文合一,固是对语文过度分离导致文字僵化的反抗,却也因此未能看到语文分割对中华文化所起的根本影响,极端者欲将中国文字拼音化,更可以说是在刨自己文化的根,而即便到中文电脑出现前,也还有许多人因电脑输入的困境大谈废除汉字,这种种都说明了,错,其实不在汉字,而在我们对自己的态度,在我们对汉字与中华文化的关系缺乏更深的了解。
  曾几何时,中文电脑的问题已能解决,中国也兴起了,汉字又成为大家乐于肯定的文化资产,而在文化创意成为时潮的现在,汉字作为图像辨识、设计元素的优势更被大肆标举,只是,在这情感与现实需要的转变下,我们要能真正看到汉字与中国艺术、文化乃至生命的深刻关联,并由此知道自己的定位,恐怕还需要更多的反思与观照。
  A.必须以毛笔为书写工具。
  B.语、文一定程度的分离。
  C.一元性与多元性的统一。
  D.认知思维的直观、整体。
  10.为什么说“极端者欲将中国文字拼音化,更可以说是在刨自己文化的根”?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3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4题。(20分)
  牛的写意
  李汉荣
  ①牛的眼睛总是湿润的。牛终生都在流泪。
  ②天空中飘不完的云彩,没有一片能擦去牛的忧伤。
  ③牛的眼睛是诚实的眼睛,在生命界,牛的眼睛是最没有恶意的。
  ④牛的眼睛也是美丽的眼睛。我见过的牛,无论雌雄老少,都有着好看的双眼皮,长着善眨动的睫毛,以及天真黑亮的眸子。我常常想,世上有丑男丑女,但没有丑牛,牛的灵气都集中在它的大而黑的眼睛。牛,其实是很妩媚的。
  ⑤牛有角,但那已不大像是厮杀的武器,更像是一件对称的艺术品。有时候,公牛为了争夺情人,也会进行一场爱的争斗,如果正值黄昏,草场上牛角铿锵,发出金属的声响,母牛羞涩地站在远处,目睹这因它而发的战争,爱终于有了着落,遍野的夕光摇曳起婚礼的烛炮。那失意的公牛舔着爱情的创伤,消失在夜的深处。这时候,我们恍若置身于远古的一个美丽残酷的传说。
  ⑥牛在任何地方都会留下蹄印。这是它用全身的重量烙下的印章。牛的蹄印大气、浑厚而深刻,相比之下,帝王的印章就显得小气、炫 耀而造作,充满了人的狂妄和机诈。牛不在意自己身后留下了什么,绝不回头看自己蹄印的深浅,走过去就走过去了,它相信它的每一步都是实实在在的过去。雨过天晴,牛的蹄窝里的积水,像一片小小的湖,会摄下天空和白云的倒影,有时还会摄下人的倒影。那些留在密林里和旷野上的蹄印,将会被落叶和野花掩护起来,成为蛐蛐们的乐池和蚂蚁们的住宅。而有些蹄印,比如牛因为迷路踩在幽谷苔藓上的蹄印,就永远留在那里了,成为大自然不披露的秘密。
  ⑦牛的食谱很简单:除了草,牛没有别的口粮。牛一直吃着草,从远古吃到今天早晨,从海边攀援到群山之巅。天下何处无草,天下何处无牛。一想到这里我就禁不住激动:地上的所有草都被牛咀嚼过,我随意摘取一片草叶,都能嗅到千万年前牛的气息,听见那认真咀嚼的声音,从远方传来。
  ⑧牛是少数不制造秽物的动物之一。牛粪是干净的,不仅不臭,似乎还有着淡淡的草的清香,难怪一位外国诗人曾写道:“在被遗忘的山路上,去年的牛粪已变成黄金。”记得小时候,在寒冷的冬天的早晨,我曾将双脚踩进牛粪里取暖。我想,如果圣人的手接近牛粪,圣人的手会变得更圣洁;如果国王的手捧起牛粪,国王的手会变得更干净。
  在城市,除了人世间浑浊的气息和用以遮掩浑浊而制造的各种化学气息之外,我们已很少嗅到真正的大自然的气息,包括牛粪的气息。有时候我想,城市的诗人如果经常嗅一嗅牛粪的气息,他会写出更接近自然、生命和土地的诗;如果一首诗里散发出脂粉气,这首诗已接近非诗,如果一篇散文里散发出牛粪的气息,这篇散文已包含了诗。
  11.请用简要的文字概括作者心中“写意的牛”。(4分)
  式归,复田牧。岁余,会浑邪等降。县官①费众,仓府空。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式复持钱二十万,与河南太守,以给徙民。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上识式姓名,曰:“是固前欲输其家财半助边。”乃赐式外徭四百人。式又尽复与官。是时富豪皆争匿财,唯式尤欲助费。上于是以式终长者,乃拜式为中郎,赐爵左庶长,田十顷,布告天下,尊显以风百姓。
  初,式不愿为郎。上曰:“吾有羊在上林,欲令子牧之。”式既为郎,布衣草鞋而牧羊。岁余,羊肥息。上过其羊所,善之。式曰:“非独羊也?治民亦犹是也。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上奇其言,欲试使治民。拜式缑氏令,缑氏便之。迁成皋令,将漕最②。上以式朴忠,拜为齐王太傅,转为相。
  会吕嘉反,式上书曰:“臣闻主愧臣死。群臣宜尽死节,其驽下者,宜出财以佐军。如是,则强国不犯之道也。臣愿与子南及临淄习弩、博昌习船者请行死之,以尽臣节。”上贤之,下诏曰:“朕闻报德以德,报怨以直。今天下有事,郡县诸侯,未有奋由③直道者也。齐相雅行躬耕随牧畜蕃辄分昆弟更造④不为利惑日者北边有兴上书助官往年西河岁恶率齐人入粟今又首奋虽未战可谓义形于内矣。其赐式爵关内侯,黄金四十斤,田十顷。布告天下,使明知之。”
  元鼎中,式代石庆为御史大夫。式既在位,言郡国不便盐铁而船有算,可罢。上由是不说式。明年当封禅,式又不习文章。贬秩为太子太傅,以儿宽代之。式以寿终。
  (选自《汉书》)
  【注】①县官:指官府或天子。②将漕最:领漕时上交赋税最多。③奋由:奋,愤激;由,从也。④更造:意谓再行创业。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式辄复分与弟者数矣       数:屡次
  B. 愿输家财半助边           输:献纳
  C. 尊显以风百姓             风:通“讽”,劝告
  D. 岁余,羊肥息             息:繁殖得多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不可以为化而乱法           无以尽赡
  A.                          B.
  登高而招                   以有尺寸之地
  乃拜式为中郎               而弟尽破其产
  C.                          D.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人亦念其家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卜式在他弟弟长大后,就将家产全部分给弟弟,自己净身出户,只要了一百多头羊,而其弟破产后,他又多次拿钱资助。
  B.当匈奴与汉交战时,卜式愿意无偿地将一半家产捐给朝廷,丞相公孙弘认为这不合常理,是不轨之臣,最终没有上报。
  C.卜式不仅擅牧羊,也擅治理,为沟氏、成皋令都很有作为。而当吕嘉谋反时,又愿为国捐躯,皇上因此封他为齐相。
  D.卜式代为御史大夫时,提出郡国不应实行盐铁买卖,为此触怒了皇上,被贬官。卜式也最终抑郁而死。
  18.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齐相雅行躬耕随牧畜蕃辄分昆弟更造不为利惑日者北边有兴上书助官往年西河岁恶率齐人入粟今又首奋虽未战可谓义形于内矣。
  1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⑴臣生与人亡所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3分)
  ⑵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4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21—22题。(7分)
  秦楼月
  向子諲①
  芳菲歇,故园目断伤心切。伤心切。无边烟水,无穷山色。
  可堪更近乾龙节②,眼中泪尽空啼血。空啼血。子规声外,晓风残月。
  【注】①向子諲:南宋初年主战派大臣之一,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徽、钦二帝被金兵掳去,中原尽失,1129年,金兵进湖南围长沙,他曾率军民与金兵血战八昼夜。②乾龙节:古人以“乾龙”喻帝王。乾龙节,指宋钦宗赵桓的生日。
  20.这首词的上片是如何抒情的?请作简要分析。(3分)
  21.这首词和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都运用了“晓风残月”的意象,但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23—24题。(5分)
  (甲)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乙)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纯:丝绸),俭,吾从众。拜下(拜下:大臣面见君主前,先在堂下跪拜,再到堂上跪拜),礼也;今拜乎上,泰(泰:这里指骄纵、傲慢。)也。虽违众,吾从下。”
  22.孔子“与点”的原因是什么? (2分)
  23.请根据乙段文字内容,简要分析孔子对“礼”的态度。(3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肴核既尽,         。         ,不知东方之既白。 (苏轼《赤壁赋》)
  (2)蟹六跪而二螯,               ,               。 (荀子《劝学》)
  (3)一肌一容,            ,            ,而望幸焉。 (杜牧《阿房宫赋》)
  (4)           ,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           。 (韩愈《师说》)
  (5)             ,           ,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苏洵《六国论》)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老子说:“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最方正的东西,沒有棱角;最贵重的器物,历经很久才能完成;最大的声响,反而听来无声无息;最大的形象,反而没有形状。这是对“道”的诠释,事物达到极致,反而趋于朴素自然的本真;这是一种绚烂与质朴的统一,高深与浅近的交融。生活中,不管是情感,还是艺术、文化……都不乏这样的表现。
  请以“生活的本真”为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见解,也可以讲述自己身边的故事,或发表议论。
  【要求】①自选角度。②自拟题目。③自定文体。④不少于800字。
  试卷答案
  8.A(A项“文字的发明是人类文明最大的跃进”的说法与原文不符,原文是“文字的发明是文明的一大跃进”,“一大”不是“最大”。)
  9.B(A.是书法的特点。C.是中华文明的特征。D.是中国认知思维的特征)
  10.汉字和中国书法、文学、中国人认知思维与感悟关联密切,对中华文化起着根本性的影响,所以说将中国文字拼音化,是在刨自己文化的根。(三个方面,每一方面各1分)
  11. 写意:在作者的心中牛是善良、仁慈的;它诚实,美丽,有情有义;它大气、浑厚而深刻,它质朴踏实,要求简单,却也坚韧;它干净、圣洁,更接近自然、生命和土地。
  (眼泪处1分,眼睛,爱的争斗1分,蹄印,吃草1分,牛粪1分)
  12.这句话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表明无论是圣人还国王,关心接近平凡的下层百姓,关心他们的生活,他们会更显得高贵和令人敬仰。(手法1分,分析3分)
  13.非诗:指文学作品里表现的虚假造作、庸俗浮浅的情感(2分),与真正的文学作品大相径庭,根本算不上文学,所以作者用“非”予以否定(1分)。
  诗:指如果一个作家能像牛一样去写作,表现像牛一样质朴自然纯真平和的情感,那才真正贴近了生活和文学的本质((2分),这种本质作者称以诗,表现了由衷的赞美和歌颂(1分)。
  14.(1)比喻、拟人手法,侧面描写(2分)
  (2)这些描写形象,亲切,让人获得安宁平和、自然淳朴、豁达坦然的内心感受(1分),突出了文章热爱自然,崇尚质朴纯净生活的主题(2分);同时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与田园牧歌的主题相得益彰(1分)。
  15.C  风:教化,影响。
  16.D  A连词,表结果;连词,表承接。B无以,没有什么(办法或东西);连词,表结果
  23.孔子对待礼的态度时而从众,时而坚持自己的做法与他人不同,选择的原则就是是否符合礼。(1分)只要符合礼,即使大家反对,孔子也要坚持维护礼法的权威;(1分)同样,如果不违背礼的要求,孔子也会与时俱进,改变自己的做法。(1分)
  24.(1)杯盘狼籍   相与枕藉乎舟中
  (2)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用心躁也
  (3)尽态极妍   缦立远视
  (4)人非生而知之者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5)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可谓智力孤危
  25.略
  参考译文:
  卜式,是河南人。以耕田畜牧为职业。有一个弟弟。弟弟长大后,卜式从家里搬了出来。他只要了一百多头正蓄养着羊,而把田地房子钱财全部给了弟弟。卜式到山里去放羊,十多年后,羊达到了一千多头,还置办了田宅。这时,他弟弟挥霍了全部的家产。卜式就又多次给一些钱财给弟弟。
  当时汉朝正在讨伐匈奴。卜式上书给皇上,愿意捐献一半的家产给国家,用来资助边境的战争。皇上派人问卜式:“你愿意做官吗?”卜式说:“我从小牧羊,没有学会做官,做官我不愿意。”使者又说:“难道你家里有冤案,想要申冤吗?”卜式说:“我生来与别人没有利益的争夺,对乡里贫穷的人,我借钱给他们;品行不好的人,我教育他们。跟我住在一起的人都听从我,我为什么被别人冤枉呢?”使者就说:“假如这样,你想要什么?”卜式说:“天子想要征讨匈奴,我以为贤能的人应该为节操而死,有钱的人应该捐出钱财。这样的话,匈奴可以消灭了。”使者把卜式的话报告给皇上。皇上又把这些话告诉丞相公孙弘。公孙弘说:“这不符合人之常情,是另有所图的人,不要把他作为典型人物而使国家的法律混乱。希望陛下不要同意他的做法。”皇上不回答。几年后,才放卜式回去。
  卜式回到家后,又从事蓄养业。一年后,恰巧匈奴王浑邪带领四万余人来投降。朝廷要供给他们物资,耗费巨大,粮仓和钱库都空了。而此时朝廷又迁徙大批贫民,这些都要仰仗朝廷供给,但朝廷无法全部供养。卜式又拿出二十万贯钱,交给河南太守,用来供给那些贫民。河南太守上报捐助贫民的富人,皇上认出了卜式的姓名,说:“这个人本来就是先前愿意捐献一半家产给边境作战的人。于是赐予卜式在外服徭役的四百人的赏赐。四百人又把他们全部送给官府。这个时候富豪们争先恐后地隐匿自己的钱财,惟独卜式愿意捐出钱财。皇上从此认为卜式是忠厚老实的人,于是任命卜式为中郎。赐予左庶长的爵位,赏田千亩,通告天下,使他尊贵显赫,用来教化老百姓。
  刚开始,卜式不愿意担任中郎。皇上说:“我在上林苑有一些羊,想要让你去放羊。”卜式虽然做了中郎,但穿着布衣草鞋去放羊。过了一年,卜式养的羊膘肥体壮,繁殖得很快。皇上经过他养羊的地方,认为他做得很好。卜式说:“不只是牧羊是这样的,管理国家治理老百姓也是如此。按照规律作息,不好的就除去,不要让它影响了整个群体。”皇上惊异于他的话,想要试试他做官的能力。升他为缑氏县令,县里的人都安心服从他的管理。不久又调任成皋的县令,运送漕粮最多。皇上认为卜式是忠厚的人,就升他为齐王的太傅,不久又担任齐相。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